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4
QiangZhou,QuanleiXie...
DNA methylation inhibitors advers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 descriptive analysis from WHO-VigiAcces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DNA甲基化抑制剂(阿扎胞苷、地西他滨)彻底改变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一一组恶性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困境。本研究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HO)VigiAccess数据库中DNA甲基化抑制剂使用后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比较两种药物的ADRs特征,以选择对患者个体化风险最小的药物。研究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方法。我们从 WHO-VigiAccess 编制了两种用于治疗 MDS 的市售 DNA 甲基化抑制剂的 ADR 报告。收集的数据包括ADR报告涵盖的全球患者的年龄组、性别和地区等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年度报告和世卫组织收到的报告中记录的ADR引起的疾病系统和症状的数据。通过计算每种药物报告的 ADR 比例,我们比较了两种药物 ADR 的异同。总体而言,VigiAccess 报告了 23,763 起与两种 DNA 甲基化抑制剂相关的不良事件 (AE)。结果显示,前10位最常见的AE是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骨髓衰竭、粒细胞缺乏症和血液毒性。 DNA甲基化抑制剂不良事件前五位分别为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11,178例,47.0%)、心脏器官疾病(1,488例,6.3%)、各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病(49例,0.2%)、耳及迷路疾病(100例,4.2%)、内分泌系统疾病(57例,2.4%)。DNA甲基化抑制剂与ADR之间没有很强的相关性。目前对这些抑制剂的比较观察研究表明,WHO收到的这些药物的ADR报告中存在常见和特异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根据ADR的特点,提高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Copyright © 2024 Zhou,Xie,Liu,Wang,Zhang,Yu,Guo,Lin。
Visits: 39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4
UbaidurRahman,Zohaib...
Enhancing health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novations in the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 of soy bioactive compound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这篇彻底的综述对大豆生物活性成分的医学用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它探讨了具有植物雌激素特性的异黄酮可能对健康的好处,例如金雀异黄酮,它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该综述强调了酚类化合物、植酸、蛋白酶抑制剂、木酚素和皂苷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不同作用和可能的抗癌活性。它还讨论了大豆中的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对肠道健康的益处,以及大豆蛋白对糖尿病、肥胖、癌症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的特性;还检查了它在促进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强调松醇作为一种血糖调节剂,有望控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最近发现的治疗和药理能力来确认大豆作为高功能健康食品的潜力,而不是改进之前报道的大豆营养优势的研究。版权所有 © 2024拉赫曼、尤纳斯、艾哈迈德、优素福、拉蒂夫、鲁巴布、哈桑、沙菲和马什瓦尼。
Visits: 39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2024 Sep 24
IsabelleSLucet,Roger...
View from the PEAKs: Insights from structural studies on the PEAK family of pseudokinases.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PEAK 假激酶支架家族由 PEAK1(最初称为 SgK269)、PEAK2(SgK223,大鼠 Pragmin 的人类直系同源物)和 PEAK3 (C19orf35) 组成,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调节剂和整合剂,并且还在多种癌症中发挥致癌作用。人类癌症。这些蛋白质经历同型和异型关联,从而使信号输出多样化。最近,PEAK3 的结构和功能表征及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揭示了 PEAK 信号传导动力学和 PEAK 家族成员的相互依赖性、PEAK 二聚化如何调节下游效应子的结合,以及 14-3-3 结合如何发挥作用来调节PEAK3信号输出。这些重要进展构成了本次审查的基础。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爱思唯尔有限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9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24 Sep 27
DardanDemaliaj,Sharo...
Novel therapies for pediatric low grade glioma.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目前的生物学研究结果为驱动儿科患者低级别胶质瘤生长的遗传学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为新疗法提供了新靶点。本文的目的是回顾过去 24 个月内发表的儿童低级别神经胶质瘤的新疗法。低级别神经胶质瘤通常由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改变驱动,无论是 BRAF V600E 点突变还是 BRAF融合。目前的进展还突出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成髓细胞增多症转录因子家族 (MYB)、脑膜瘤 1 肿瘤抑制因子 (MN1)、神经营养性受体激酶受体家族 (NTRK)、Kristen RAS(大鼠肉瘤病毒)的新型融合哺乳动物致癌基因同源物 (KRAS)、受体酪氨酸激酶 ROS 原癌基因 1 (ROS1)、蛋白激酶 C α (PRKCA) 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PDGFR) 扩增。新疗法已被采用,并在儿科低级别神经胶质瘤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目前正在进行新一代泛 RAF 抑制剂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激酶 (MEK) 抑制剂的试验。其他早期临床试验提供了针对 FGFR 融合、NTRK 融合、PDGFR 扩增和 ROS1 突变的儿科患者的安全性数据。儿科低级别胶质瘤的历史治疗方案采用手术、放射治疗和常规化疗。最近对其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发现,MAPK 驱动途径的改变通常是肿瘤发生的标志。针对这些新途径,无需使用常规化疗即可控制和缩小肿瘤。然而,应谨慎行事,因为这些治疗方案仍然新颖,而且我们尚未完全了解其长期效果。尽管如此,靶向药物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版权所有 © 2024 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4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24 Sep 13
CorinnaMFukushima,Jo...
Updates for newly diagnosed and recurrent glioblastoma: a review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我们总结了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方法在治疗新诊断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还介绍了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最近的临床试验探索了多种治疗 GBM 的新策略,包括使用肿瘤病毒、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疗法、疫苗、放射疗法以及提高药物在血液中渗透性的新型药物输送技术脑屏障。改善脑肿瘤药物输送的方法有可能扩大现有疗法的治疗选择,否则这些疗法的脑肿瘤外显率较差。免疫疗法对于新诊断和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引起了浓厚的兴趣。 SurVaxM 和 DCVax-L 疫苗分别在 II 期和 III 期试验中显示出初步前景。 CAR T 细胞疗法试验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对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都有希望。尽管改善 GBM 患者预后的进展有限,但利用联合疗法、聚焦超声改善药物输送和新型免疫疗法的多种新策略正在进行中。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 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 出版
Visits: 38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24 Sep 30
RobertaRudà,AlessiaP...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in neuro-oncology.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本综述的目的是讨论血液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价值。可以使用液体活检技术评估几种分析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无细胞肿瘤 DNA、循环无细胞 RNA、循环蛋白以及代谢物、细胞外囊泡和肿瘤培养的血小板。在成人弥漫性胶质瘤中,血液或脑脊液中的 ctDNA 代表了最常用的分析物,可检测 MGMT 启动子、PTEN、EGFRVIII、TERT 启动子突变和 IDH R132H 突变等分子改变。一般来说,与血浆相比,CSF 中 ctDNA 含量更高。使用 MRI 引导的聚焦超声波破坏血脑屏障可以提高血液和脑脊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水平。通过数字微滴 PCR 检测 MYD88 L265P 突变和通过二代测序检测 ctDNA 代表了诊断和监测治疗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最佳工具。在脑膜瘤中,低浓度的ctDNA是检测驱动突变的限制因素,例如NF2、AKTs、SMO、KLF4、TRAF7、SMARCB1、SMARCE1、PTEN和TERT;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循环细胞外囊泡分离 ctDNA。液体活检广泛用于弥漫性中线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特别是驱动突变 H3K27M 的检测。最后,脑脊液中特定的甲基化模式可能有助于区分胶质母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脑膜瘤。这篇综述总结了用于诊断和监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血液和脑脊液液体活检的当前知识和未来前景。版权所有 © 2024 Wolters Kluwer Health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3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2024 Sep 27
ElbaFeo,PhilipAGale
Therapeutic synthetic anion transporters.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这篇简短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文献中报道的具有潜在有用生物活性的小分子阴离子转运蛋白的最新例子。这包括具有抗生素或抗真菌活性、抗癌活性或治疗囊性纤维化等通道病的潜力的阴离子载体。此外,还讨论了选择性和靶向阴离子转运蛋白。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爱思唯尔有限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4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2024 Sep 07
HazratBelal,EstherFe...
53BP1-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近年来,53BP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剂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 53BP1 最被理解的是它在控制 DNA 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作用。然而,53BP1 最初被发现是肿瘤抑制因子 p53 的相互作用伴侣,并被证明与 DNA 修复无关。这种互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53BP1 对有丝分裂应激作出反应,从而延长有丝分裂,或对 DNA 损伤做出反应,并通过去泛素酶 USP28 触发 p53 的稳定,以阻止可能受损的细胞的增殖。 53BP1 响应有丝分裂应激或 DNA 损伤的能力由细胞周期特异性翻译后修饰控制,因此仅限于特定的细胞周期阶段。 53BP1 介导的 p53 激活可能参与肿瘤抑制,并与原发性小头畸形等遗传性疾病相关。本综述强调了这些机制对于健康组织的发育和维护的重要性。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爱思唯尔有限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7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2024 Sep 28
EftychiaKyriacou,Joa...
TERRA long noncoding RNA: At the interphase of telomere damage, rescue and signaling.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TERRA 长非编码 RNA 在端粒功能和维护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可以协调端粒染色质重塑,通过端粒酶和同源定向修复调节端粒维持,并参与端粒 DNA 损伤反应。 TERRA 通过碱基配对形成 R 环与染色体末端结合,这是由 RAD51 DNA 重组酶及其伙伴 RAD51AP1 介导的。端粒 R 环干扰复制叉的进展,刺激端粒维持从半保守 DNA 复制向同源定向修复 (HDR) 的转变。后一种机制被缺乏端粒酶(称为 ALT)的癌细胞子集所利用。此外,TERRA 在衰老过程中刺激短端粒的 HDR,延缓细胞衰老。在癌变过程中,当端粒被侵蚀的细胞进入复制危机时,TERRA 会充当信号分子来介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爱思唯尔有限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6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
2024 Oct 11
ElisaAquilanti,Eliza...
Novel Therapies for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
Current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ports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可累及大脑、脊髓、软脑膜和眼睛。 PCNSL 预后仍然较差,5 年生存率为 30-40%。对于复发/难治性 (r/r) PCNSL 的治疗选择尤其有限。近年来,研究揭示了 PCNSL 的发病机制和致癌途径,从而促进了新疗法的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支持这些新药的证据,并介绍了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 PCNSL 的关键致癌驱动因素包括 NFkB 通路的激活、细胞周期失调、体细胞超突变和免疫逃避,从而导致了针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抑制这些途径。此类方法包括 BTK 抑制剂、mTOR/PI3K 抑制剂、免疫调节剂 (IMID)、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基于 CD19 的 CAR T 细胞。 PCNSL 的治疗方案正在迅速发展,未来可能会采用包括强化化疗方案和新疗法在内的多模式方法。© 2024。作者获得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 的独家许可,施普林格自然的一部分。
Visits: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