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4 Jul 29
CemYagmurOzdemir,Dag...
How Can "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file" Heterogeneity be Reduced in Molecularly Classified Endometrial Cancer?: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本研究旨在探讨 L1 细胞粘附分子 (L1CAM) 在子宫内膜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子宫内膜癌在分子分类中被描述为没有特定的分子谱 (NSMP)。这是对200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研究中心接受子宫内膜癌诊断并接受手术的150名患者的回顾性评价。在评估L1C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根据肿瘤细胞的阳性百分比进行评分。因此,得分 0 = 0%,得分 1 = 1% 至 10%,得分 2 = >10% 至 50%,得分 3 = >50%。如果肿瘤细胞染色≥10%(分数2和3),则认为呈阳性。 L1CAM阳性患者的淋巴管间隙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频率明显高于L1CAM阴性患者(P=0.013和P=0.007)。 L1CAM 表达与突变型 p53 密切相关 (P = 0.003)。 L1CAM 阳性患者的复发率显着较高(P = 0.001),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着较低(两者均 P = 0.001)。 79例患者(52.7%)被纳入NSMP组。其中约 84.8% (n = 67) 为 L1CAM 阴性,其中 15.2% (n = 12) 为 L1CAM 阳性。 L1CAM 阳性的 NSMP 患者的复发率显着较高(P = 0.001),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着较低(分别为 P = 0.002 和 P = 0.001)。这项研究表明,L1CAM 表达状态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信息,特别是在 NSMP 亚组中。考虑到 L1CAM 的预后重要性,将其用作标志物可能会对减少预后异质性做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在 NSMP 亚组中。版权所有 © 2024,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
Visits: 35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4 Aug 21
JoanneKotsopoulos,Ja...
Incid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BRCA mutation carriers.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BRCA1 或 BRCA2 基因中携带种系致病性变异(“突变”)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否升高尚未确定。我们对 4959 名既往无子宫内膜癌病史的 BRCA 突变携带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癌症(乳腺癌或黑色素瘤除外)和完整的子宫。经过平均 6.7 年的随访,诊断出 38 例子宫内膜癌病例; BRCA1 携带者中有 30 名,BRCA2 携带者有 8 名。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 58.4 岁(范围 46.8-76.1 岁)。大多数为子宫内膜样亚型 (n = 16),其次是混合子宫内膜样和浆液性亚型 (n = 4)、浆液性亚型 (n = 3) 或透明细胞亚型 (n = 1)(缺失 = 13)。从40岁到70岁,BRCA1突变携带者的累积发病率为3.4%,BRCA2突变携带者的累积发病率为1.6%。既往使用他莫昔芬与风险显着增加两倍相关(HR = 2.24;95% CI 1.10-4.55)。外源激素使用、卵巢切除术、吸烟或40岁时BMI与风险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P≥0.32)。与一般人群相比,我们观察到年轻BRCA1突变携带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然而,终生风险相似。既往接触过他莫昔芬的女性的风险显着增加。这些发现是有依据的。少数事件案例,并需要对我们的老龄化群体进行额外随访进行确认。版权所有 © 2024 Elsevi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6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4 Aug 22
JinxinJiang,Guangjun...
Discovery of Dehydrogenated Imipridone Derivatives as Activators of Human Caseinolytic Protease P.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以亚咪啶酮的创始成员 ONC201 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类脱氢亚咪啶酮衍生物,并通过一系列生化和生物学测定对其作为人酪蛋白分解蛋白酶 P (hClpP) 激活剂进行了评估。对最有效的化合物之一 XT6 的机制研究表明,它可以有效地结合重组和细胞 hClpP,有效促进 hClpP 四聚体的形成,有效诱导 hClpP 底物的降解,强力上调 ATF4 的表达,并强烈抑制 AKT 和 ERK 的磷酸化。更重要的是,XT6 在大鼠中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且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它在 MIAPACA2 细胞系衍生的 BALB/c 裸鼠胰腺癌模型中显示出高效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Visits: 39
BLOOD
2024 Aug 20
DavidMRoss,StevenWLa...
Identifying disease-modifying potential in myelofibrosis clinical trials.
BLOOD
将大多数血液恶性肿瘤新药引入临床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总体生存率。然而,使用替代终点来衡量总生存期越来越被认为是标准做法,因为经过充分验证的替代终点可以加速结果评估并促进更好的临床试验设计。既定的例子包括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以及淋巴瘤的代谢反应评估。然而,当临床试验终点不是疾病缓解潜力的良好替代指标,成为根深蒂固的预期结果,并且预期或需要新药达到该终点以证明“功效”时,会发生什么?用于骨髓纤维化的 JAK 抑制剂对减轻症状负担和脾肿大具有特定影响,但对该疾病的自然史影响有限。自十多年前推出鲁索替尼以来,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改变该疾病的自然史方面没有取得重大飞跃。我们认为,通过不再使用专门用于测量 JAK 抑制剂有益效果的终点,将会加速骨髓纤维化新药的临床开发。我们建议相关疾病负担的具体措施,例如由分子终点确定的突变负担的减少,应取代既定的终点。需要对现有数据和正在进行的试验进行仔细的重新分析,以确定未来 MF 试验最有用的替代终点,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利益。版权所有 © 2024 美国血液学会。
Visits: 36
BLOOD
2024 Aug 20
SabinaChiaretti,Robi...
How I treat adult Ph-positive ALL.
BLOOD
费城 (Ph) 染色体是少数已被证明会造成伤亡的遗传畸变之一,因此代表了医学史上的成功。这在 Ph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 ALL) 的情况中也很明显,Ph ALL 是成人 ALL 中最常见的遗传亚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出现之前,其预后特别差。自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 TKI 纳入治疗主干以来,Ph ALL 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随着最近免疫疗法的引入而进一步改变。这使得目前的长期生存率在 75% 到 80% 之间。成人Ph ALL的临床情况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挑战正在出现。在这篇《我如何治疗》中,使用说明性临床案例来讨论当今全身化疗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困难,以及更一般地说,当前治疗时代的复发,以及停止 TKI。最后,讨论了与这些患者的最佳管理相关的挑战。版权所有 © 2024 美国血液学会。
Visits: 37
BLOOD
2024 Aug 20
MaraJohn,MoutazHelal...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profound subclonal heterogeneity and T-cell dysfunction in extramedullary myeloma.
BLOOD
髓外疾病(EMD)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个高风险特征,即使在新型免疫疗法时代仍然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因素。在这里,我们将空间转录组学(tomo-seq [n=2] 和 10X Visium [n=12])和单细胞 RNA 测序 (scRNAseq [n=3]) 应用于一组 14 个 EMD 活检,以剖析三个-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的维度结构。总体而言,浸润的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显示出患者内部和患者之间的差异,并且在病灶上分布不均匀。我们观察到浆细胞内拷贝数水平的显着异质性,包括在肿瘤的限制区域中出现新的亚克隆,这与基因组不稳定性一致。我们进一步确定了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两种重要抗原 GPRC5D 和 TNFRSF17 的空间表达差异。 EMD 肿块被各种免疫细胞(包括 T 细胞)浸润。值得注意的是,耗尽的 TIM3 /PD-1 T 细胞与 MM 细胞广泛共定位,而功能性和活化的 CD8 T 细胞与其他无肿瘤区域的 M1 巨噬细胞一起显示出局灶性浸润模式。在对 T 细胞接合双特异性抗体产生反应的情况下,这种健康 T 细胞和耗尽 T 细胞的分离得到了解决。 MM细胞和微环境细胞嵌入影响免疫激活和血管生成的复杂网络中,氧化磷酸化代表EMD病变内的主要代谢程序。总之,空间转录组学揭示了 EMD 中的多细胞生态系统,具有检查点抑制和双重靶向作为潜在的新治疗途径。版权所有 © 2024 美国血液学会。
Visits: 41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24 Aug 22
ChengchenTan,Xiaolon...
Dual-mode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BRCA1 based on a CRISPR-Cas12a system.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本工作构建了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比色和荧光双模式生物传感器来检测乳腺癌生物标志物BRCA1。完整的G4 DNA在K和血红素的协助下,在过氧化氢(H2O2)的协助下催化邻苯二胺(OPD)的氧化,生成氧化产物2,3-二氨基吩嗪(DAP),具有明显的吸收性和荧光峰。靶标 BRCA1 的存在会激活 CRISPR-Cas12a 的反式切割活性,导致 G4 DNA 的切割并抑制 OPD 的催化氧化。通过测量 DAP 的吸光度和荧光强度来定量确定目标 BRCA1。计算出比色法的检测限为 0.615 nM,荧光法的检测限为 0.289 nM。该双模式生物传感器对BRCA1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抵抗复杂底物的干扰,在生物医学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Visits: 35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24 Aug 22
JiawangXiang,BingZha...
Near-infrared light-enhanced colorimetric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tumor marker detection based on MoS2/CuO/Au nanocomposite.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通过将近红外光与 MoS2/CuO/Au 纳米复合材料相结合来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开发了一种新颖的信号放大策略。首先,通过沉淀和光还原方法合成了MoS2/CuO/Au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进行了表征。 MoS2/CuO/Au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氧化酶样活性,可以氧化TMB形成蓝色产物(TMBox)。此外,TMB 的催化氧化在近红外 (NIR) 激光辐射下加速。使用MoS2/CuO/Au纳米复合材料构建夹心式比色免疫分析法。在近红外光增强下,可灵敏地检测到0.1至40 ng/mL范围内的癌胚抗原(CEA),检出限为0.03 ng/mL。此外,该免疫传感器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2024。作者获得 Springer-Verlag GmbH Austria(Springer Nature 旗下公司)的独家许可。
Visits: 38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4 Aug 22
ZoraidaAndreu,MartaR...
Comparative profiling of whole-cell and exosome samples reveals protein signatures that stratify breast cancer subtypes.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识别新型乳腺癌生物标志物将改善患者分层,增强治疗效果,并有助于开发非侵入性诊断。我们比较了代表性乳腺癌细胞亚型的全细胞和外泌体样本的蛋白质组学特征,以评估细胞外囊泡作为液体活检中非侵袭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总体而言,全细胞和外泌体样本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耐药性标记)可以有效区分亚型;此外,我们的结果证实,外泌体的蛋白质组谱反映了乳腺癌细胞起源,这强调了它们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识别支持乳腺癌患者分层的生物标志物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互式网络工具来探索作为分子资源的数据,该资源可以解释这些蛋白质特征在乳腺癌分类中的作用。© 2024。作者。
Visits: 40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4 Aug 21
KathrinBLabrosse,Fla...
Protocol for quantifying drug sensitivity in 3D patient-derived ovarian cancer models.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三维 (3D) 离体培养物可用于研究癌症进展和耐药机制。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定量凋亡肿瘤细胞来测量无支架 3D 培养系统中的靶向药物敏感性的方案。我们提供样品处理、免疫荧光染色、半高通量共焦成像和 3D 培养物基于图像的定量的详细步骤。该协议用途广泛,原则上可应用于任何源自患者的材料。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爱思唯尔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