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Aug 22
MinaLashkarboloki,Am...
Oncogenic rol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ssential glioblastoma signaling pathways.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侵袭性、弥漫性的胶质瘤,患者存活率最低。最近多种治疗的失败表明,同时针对多个靶标可能是克服 GBM 致癌的不同策略。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需要维持正常的细胞过程,因此这些基因活性的任何缺陷都会操作相应的信号通路,从而启动致癌过程。长链非编码 RNA (lncRNA) 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控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LncRNA 执行多种功能,包括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修饰和稳定性、转录调节以及通过海绵 miRNA 竞争 miRNA 来调节 mRNA 翻译。各种致癌 lncRNA 的鉴定及其在脑癌中的多重作用使它们成为未来用作神经胶质瘤诊断、预后和治疗靶点的潜在候选者。这项研究重点介绍了多种致癌lncRNA,并根据胶质母细胞瘤中调控的靶基因将它们分类为不同的信号通路。
Visits: 39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Jun
XiaolingTian,ZheLiu
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 in lung cancer.
Epigenetics & Chromatin
种系遗传变异,包括单核苷酸变异(SNV)和拷贝数变异(CNV),解释了患者间的异质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在白种人和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多种与肺癌相关的 SNV。这些变体要么位于编码区并改变癌症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要么位于非编码区并改变癌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这些变体不仅可用于癌症风险评估和预防,还可用于新疗法的开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与肺癌相关的 SNV、它们对肺肿瘤发生和预后的贡献,以及它们在预测预后和实施治疗策略中的潜在用途。© 2024 作者。
Visits: 33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Aug 15
WangzhouyangLou,Yuns...
Research trend of lung cancer epigenetics research: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op-100 cited documents.
Epigenetics & Chromatin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度流行的癌症,其致癌过程是由多种病理事件的积累驱动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作为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表观遗传学包括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 RNA 修饰等过程。这些途径导致遗传表型的持久改变,这对于肺癌的进展和生长至关重要。然而,表观遗传学在肺癌中的具体机制和作用仍需要进一步阐明。我们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出版物,并应用严格的搜索方法对其进行筛选。最终,我们收集了被引用次数最高的 100 次的高质量出版物。数据通过各种文献计量工具进行处理和可视化。这100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不同,最低为491次,最多为6316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19次。共有 1056 名共同作者在 27 个国家 185 个机构的 59 种期刊上发表了这些论文。肺癌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大多在发达国家进行,其中美国无论在论文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DNA甲基化的研究一直是该学科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非编码RNA相关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探索信使RNA和环状RNA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基于非编码RNA药物的靶向治疗策略。我们通过各种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分析了100篇顶级肺癌和表观遗传学文献。本研究简要概述了先前研究的结果,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提供了进一步调查的潜在途径。© 2024 作者。
Visits: 38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Aug 15
ManasiSPote,Deepshik...
Cancer metastases: Tailoring the targets.
Epigenetics & Chromatin
转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体扩散到远处器官。它是一种影响深远且具有破坏性的现象,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癌症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定制的抗转移疗法要么缺乏,要么取得的成功有限,因此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驱动癌症侵袭性的内在因素。这篇全面的综述从复杂的归巢和侵袭过程开始,对癌症转移领域的关键方面进行了当代阐述。解决了支持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血管生成过程以及转移前的生态位,其中原发肿瘤为远处部位的后续转移定植准备了有利的微环境。还讨论了转移相关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参与以及 microRNA (miRNA)。此外,还讨论了免疫调节剂对转移的影响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讨论了癌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转移细胞采用的免疫逃避机制,强调了靶向免疫调节在阻止转移进展中的重要性。最后,这篇综述提出了有希望的治疗机会,这些机会源自对转移机制的深入了解。确定新的治疗靶点并制定创新策略来破坏转移级联,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最终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具有巨大的潜力。© 2024 作者。
Visits: 39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Sep
YanLiu,NannanZhang,Y...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hogenesis and targeted therapy.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头颈癌(HN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其特点是延迟诊断、复发、转移、复发和耐药。 HNC 的发生与吸烟、酗酒(或两者兼而有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复杂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倾向有关。目前,手术和放疗是大多数早期 HNC 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性或转移性 (R/M) HNC,当不能选择手术和放射治疗时,一线治疗是铂类化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西妥昔单抗。然而,治愈 HNC 仍然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 HNC 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异常信号通路和免疫调节机制,以及所有潜在的治疗策略,如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表观遗传修饰和联合治疗。还讨论了最近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可能为 HNC 的未来研究提供治疗策略。此外,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法,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光动力疗法、放射性核素疗法和mRNA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结果,为HN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2024作者。四川国际医学交流中心出版的MedComm
Visits: 36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Sep
EdenMJacob,JiaotiHua...
Lipid nanoparticle-based mRNA vaccines: a new frontier in precision oncology.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基于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 mRNA 疗法作为治疗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创新和多功能工具引起了疫苗研究界的关注。 mRNA 疫苗因其高精度、低成本、快速制造和卓越的安全性而作为传统疫苗的替代品而受到关注。多种 mRNA 疫苗平台已被开发用于针对多种类型的癌症,其中许多在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这些新型 mRNA 疫苗的有效性取决于所产生的感兴趣抗原的功效和稳定性,以及将其递送至抗原呈递细胞 (APC),特别是树突状细胞 (DC) 的可靠性。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详细概述了 mRNA 疫苗及其递送策略,并考虑了推进和扩展这一有前途的疫苗平台以广泛治疗癌症的未来方向和挑战。© 作者 2024。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代表华西医学院
Visits: 37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RezaEshraghi,SinaSad...
Unveiling 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心肌梗塞(MI)是发达国家全球首要死因,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和内皮损伤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虽然早期再灌注技术改善了预后,但长期治疗仍然很困难。 lncRNA的功能扩展到调节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基因表达,例如心血管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广泛评估称为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物 1 (MALAT1) 的 lncRNA 在 MI 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根据研究,MALAT1 与心血管系统的自噬、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炎症等过程有关。这项调查考察了最近的研究,该研究检查了 MALAT1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为诊断和治疗 MI 后并发症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手段的潜力。© 2024 Eshraghi、Sadati、Bahrami、Mirjalili、Farrokhian、Mahjoubin-Tehran 和 Mirzaei 。
Visits: 39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Aug
MelindaKolcsár,Ivett...
Iodothyronine Deiodinase 3 Gene Expression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Pilot Study to Contribute to Risk Assessment.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领域,了解分子格局和预后因素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脱碘酶 3 基因 (DIO3) 以其在甲状腺激素调节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而闻名,已成为 GIST 发病机制的潜在参与者。我们的研究调查了 GIST 样本中的 DIO3 表达及其与肿瘤特征的相关性,旨在加强预后分层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我们采用回顾性设计,分析了诊断为 GIST 患者的数据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FFPE) 样本。该研究队列由 33 名患者组成,主要是女性,中位年龄为 66 岁。仔细记录肿瘤特征,包括位置、大小、有丝分裂计数、风险分类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使用 FFPE 样本进行 DIO3 基因表达分析,重点是相对定量以及与免疫组化标记物和预后风险的关联。在 69.70% 的肿瘤中观察到 DIO3 过表达,而在 30.30% 的病例中观察到表达不足。关联分析揭示了有趣的见解。在 DIO3 表达和 DOG1 频率之间发现了显着的关联,表明这些标记物在 GIST 病理学中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此外,在极低/低风险预后患者中,DIO3 表达增加显着较高,暗示 DIO3 水平与肿瘤进展预后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本研究中发现的 DIO3 表达与 GIST 特征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分子标记在完善 GIST 患者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方面的潜力。版权所有 © 2024,Kolcsár 等人。
Visits: 35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YiWen,Pei-JiaYan,Pei...
The application of rhubarb concoc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compounds, processing methods,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本文综述了大黄炮制的发展及药理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炮制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大黄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Pubmed、Embase、国家科技图书馆、Web of science、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SinoMe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数据库。搜索词包括“大黄”、“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草药加工”、“化合物”、“药理作用”、“炎症”、“胃肠道出血”、大黄炮制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汉代,并不断创新。目前,中药使用的大黄种类已稳定为三种: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大黄。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大黄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排便、抗菌和抗炎特性、调节凝血、保护消化系统和抗肿瘤活性。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同大黄配伍使用,可增强泻下消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等特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效治疗多种疾病。这些混合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不仅体现在大黄活性成分的变化上,也体现在中药剂型的变化上。炮制在降低毒性方面也显示出优势。不同的炮制方法改变了大黄的活性成分,从而增强了其多种药理作用,满足了多种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药理特性,改善临床效果。版权所有 © 2024 Wen、Yan、Fan、Lu、Li、Fu、Wei。
Visits: 39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Aug 15
Cheng-LeiWang,Bing-W...
Targeting colorectal cancer with Herba Patriniae and Coix seed: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nd in vitro validati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败酱草和薏苡仁 (HC) 是结直肠癌 (CRC) 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药物组合,以其利尿、抗炎和消肿特性而闻名。尽管其功效已在临床环境中得到证实,但活性化合物及其在 CRC 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充分阐明。鉴定 HC 的活性、CRC 靶向成分并阐明相关作用机制。活性 HC使用数据库来识别和筛选组件。预测了每个组件的目标。 CRC相关靶标是从人类基因数据库中获得的。确定了 HC 和 CRC 之间的相互作用目标。创建了“药物-成分-目标”网络来识别所涉及的核心成分和目标。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以阐明所涉及的关键途径。进行了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之间的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验证了核心单体。鉴定出 HC 的 19 种活性成分,其中金合欢素为主要活性化合物。预测分析确定了 HC 中活性化合物的 454 个目标。与 2685 个 CRC 相关目标的交叉点映射产生了 171 个干预目标,其中包括 30 个核心目标。 GO和KEGG分析表明HC可能影响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金合欢素与 AKT1 表现出最佳的相互作用,将 PI3K、AKT 和 P53 确定为 CRC 治疗期间可能被 HC 靶向的关键基因。在体外,Acacetin 抑制 HT-29 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ting 分析显示,p53 和 cleaved caspase-3 表达增加,p-PI3K、p-Akt 和 survivin 水平降低,这可能导致 CRC 凋亡。Acacetin 是 HC 对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可抑制增殖和迁移通过 PI3K/Akt/p53 信号通路促进 HT-29 细胞凋亡。©作者 2024。百世登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