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21

ShixianLiu,ZhonghanW...
Biomaterials-enhanced bioactive agents to efficiently block spinal metastases of cancers.
Bone & Joint Journal
脊椎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约有20%至40%的癌症患者患有脊椎转移。对于脊椎转移的治疗手段有限且主要以缓解骨痛和保护神经功能为目标,起到姑息治疗的作用。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的疗法是治疗脊椎转移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它们能够实现系统和特异性的肿瘤缩小。然而,由于缺乏靶向性、严重的副作用和易于产生药物耐药性等问题,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幸运的是,先进的生物材料已经被开发为辅料,以增强这些疗法,包括化疗、光疗、磁超热疗法和联合疗法,通过改善肿瘤靶向作用,并实现各种治疗药物持续和刺激响应性释放。在此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生物材料介导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增强脊椎转移治疗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趋势。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21

YuexinTong,LimingJia...
Worth it or not? Analysis of survival benefit from primary tumor resection and individualized prediction of overall survival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Bone & Joint Journal
肺癌(LC)患者骨转移(BM)的临床管理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瘤切除术(PTR)对接受PTR与未接受PTR的LC患者BM的整体生存率(OS)的影响,并建立两个基于网络的预测LC患者BM的OS的诺莫图。我们从2010年至2015年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招募了LC患者BM患者。然后进行倾向分数匹配(PSM),以平衡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接下来,进行卡帕兰-梅尔分析并进行对数秩检验,评估PTR对LC患者BM存活的益处,以及手术切除范围对LC患者BM预后和不同转移模式患者的临床结果的影响。我们接着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接受PTR和不接受PTR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子。随后,我们构建了两个个性化诺莫图,以预测12、18和24个月的OS。最后,我们生成了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诺莫图的辨识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本分析纳入了774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生存分析显示,与BM患者相比,PTR与更好的生存结果密切相关(P < 0.05),而PTR在多发转移患者中的生存益处较差(P > 0.05)。此外,肺叶切除术显示最佳的生存益处。然后,根据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构建了两个诺莫图。ROC曲线显示两个诺莫图具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每个时间点下面积(AUC)都高于0.7。校准曲线还显示了实际生存与诺莫图预测的OS之间的良好一致性。DCA显示诺莫图在临床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益处。此外,基于诺莫图的得分将研究人群分为三组,生存分析显示这种预后分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 < 0.05)。本研究表明,原发病灶手术切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LC患者BM的生存时间,这取决于不同的转移部位和高度选择的患者。此外,基于网络的诺莫图在预测接受手术和不接受手术的患者的OS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准确性,这可能为患者咨询和临床医生个体化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见解。版权所有©2023年亚洲外科协会和台湾机器人外科协会。Elsevier B.V.所有权利保留。
Visits: 9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Sep 23

ShaoyiQiao,WuheZhang...
Sennoside A induces autophagic death of prostate cancer via inactivation of PI3K/AKT/mTOR axis.
Cell Death & Disease
前列腺癌(PC)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黄苷A(SA)是从大黄中提取的蒽醌活性成分,对不同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本研究通过CCK-8测定了SA对PC3和DU 145细胞的毒性。通过CCK-8、吖啶蓝染色、流式细胞术、西方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查确定了SA对生长、凋亡和自噬的影响。通过体内实验,在异种移植小鼠上采用腹腔注射10mg/kg的SA进行验证,并通过TUNEL、免疫组织化学和西方印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A在DU 145和PC3细胞中的IC50分别为52.36和67.48μM,抑制了细胞的活力,并增加了PC3和DU 145细胞的凋亡。此外,SA提高了LC3B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LC3II/LC3I和Beclin-1的相对蛋白表达水平,但降低了P62蛋白表达水平。SA处理后,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相对蛋白水平减少,这得到了740Y-P的应用验证。740Y-P处理还恢复了SA诱导的细胞活力、凋亡率和相对LC3B的表达水平。同时,SA抑制了PC细胞的生长和PI3K/AKT/mTOR轴的相对蛋白水平。综上所述,SA通过不活化PI3K/AKT/mTOR轴调控PC的增殖、凋亡和自噬。© 2023. 作者被独家许可给Springer Nature B.V.
Visits: 12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Sep 23

LadanDawoodyNejad,Li...
Stem cell-derived organoid models for SARS-CoV-2 and its molecular interaction with host cells.
Cell Death & Disease
使用干细胞衍生的器官样体在建模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 感染方面,有助于我们对COVID-19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理解,因为它们与实际人体组织或器官相似。过去十年里,器官样体的三维(3D)培养代表了与传统二维(2D)细胞培养相比的新视角和显著进展。COVID-19疾病会导致肺损伤和多器官衰竭,尤其是在年长的患者中。在疫情期间,急需生理模型来研究SARS-CoV-2感染。人类干细胞衍生的器官样体可以深入了解SARS-CoV-2细胞进入的分子机制。识别这种复杂性将有助于开发最佳的预防药物靶点。© 2023. Crown.
Visits: 12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23 Sep 21

JiacaiWu,WeigangWu,B...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 meets mRNA technology.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s)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的颠覆性因素。CAR T细胞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验证其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效用。其他CAR免疫细胞目前正在研究中,以改善CAR疗法对实体肿瘤的功效。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基于mRNA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限于COVID-19 mRNA疫苗。用mRNA编码的CAR武装免疫细胞代表了癌症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一个新领域,能够在体内产生CAR细胞,而不会引起转基因整合。本综述总结了基于mRNA的CAR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强调了它们在新一代活性药物开发中的机遇和挑战。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
SURGERY
2023 Sep 21

LauraAlaimo,ZoraysMo...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nd apply global benchmarks for liver resection of malignant hepatic tumors.
SURGERY
基准评估是一种持续自我评估和与最佳医院进行比较的过程,以指导质量改进计划。我们旨在确定与肝脏恶性肿瘤切除相关的全球基准,并评估美国医院的达成情况。从国际多机构数据库中识别出2000年至2019年接受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结直肠或神经内分泌性肝转移的切除性治疗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平衡开放和微创手术方法之间的基线特征。以文本肿瘤学结果和病例数量的达成率定义最佳医院。相对于最佳医院,建立了基准值。然后评估全国癌症数据库中医院达到基准值的情况。在20个中心治疗的2,624名患者中,大多数接受了肝脏切除治疗的是肝细胞癌(n = 1,609, 61.3%),其次是结直肠肝转移瘤(n = 650, 24.8%),肝内胆管癌(n = 299, 11.4%),神经内分泌性肝转 移瘤(n = 66, 2.5%)。值得注意的是,1,947(74.2%)名患者获得了文本肿瘤学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确定了6个拥有最高文本肿瘤学结果达成率(≥75.0%)的最佳医院。计算了边缘阳性率(≤11.7%)、30天再入院率(≤4.1%)、30天死亡率(≤1.6%)、轻微术后并发症(≤24.7%)、严重并发症(≤12.4%)和未达到文本肿瘤学结果的失败率(≤22.8%)的基准值。在全国癌症数据库的医院中,62.9%的中心达到了边缘阳性率、30天再入院率、30天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和文本肿瘤学结果不达标的全球基准。这些全球基准可帮助确定有可能受益于质量改进计划的医院,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外科肿瘤学结果。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Inc.。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
SURGERY
2023 Sep 21

ChanzaFahimShaikh,Se...
Is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high-volume centers worth the additional cost?
SURGERY
对于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治疗而言,病例数量与治疗效果改善相关,并且通常伴随较高的医院支出。我们的目标是确定高病例量中心肝细胞癌治疗的成本效益。从2013年至2017年,我们从《医疗保险标准分析文档》中确定了肝细胞癌诊断患者。高病例量中心被定义为一年内进行肝切除手术的设施中的前百分之十。我们使用多变量广义线性模型与伽玛分布以及限制均值存活时间模型来估计成本和生存差异,相对于高病例量中心状态。增量成本效益比被用来定义为为了获得一年额外的生存增益而发生的额外成本。在13,666名患者中,有8,467名(62.0%)在高病例量中心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患者在高病例量中心的中位支出为19,148美元(四分位距为15,280-29,128美元),而低病例量中心为18,209美元(四分位距为14,959-29,752美元)。尽管中位住院天数相似(6天,四分位距4-9天),但在高病例量中心有稍高比例的患者出院回家(n=4,903,57.9%),而低病例量中心为(n=2,868,55.2%)(P=.002)。对于在高病例量中心接受手术的患者,0.14年的生存益处(95%置信区间为0.06-0.22)(1个月零3周)与额外成本1,070美元(95%置信区间为749-1,392美元)相关。在高病例量中心治疗的成本效益比为7,951美元(95%置信区间为4,236-21,217美元),用于额外一年的生存,低于成本效益门槛21,217美元。高病例量中心的外科护理提供了以更具成本效益和价值为基础的方式进行癌症护理的潜力。版权所有 2023年 Elsevi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3
Parasites & Vectors
2023 Sep 21

Ching-WeiWang,Yu-Chi...
Deep Learning Can Predict Bevacizumab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Directly from Histology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Parasites & Vectors
上皮性卵巢癌(EOC)仍然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多数病例在晚期被诊断出来。在靶向治疗出现之前,EOC的治疗主要依靠减负手术和基于铂的化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已被确定为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因素。根据几个临床试验,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药物贝伐单抗在EOC治疗的各个阶段都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然而,尽管患者选择很重要,但目前尚无可供常规治疗使用的生物标志物。微卫星不稳定(MSI)是由DNA错配修复(MMR)系统缺陷引起的分子异常,在Lynch综合征相关的EOC患者中观察到。最近的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和MSI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发展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便选取可能从bevacizumab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对于实现个体化精准医学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两种改进的深度学习方法,无需病理学家进行繁琐的详细图像标注,并将其与三种最先进的方法进行比较,不仅可以使用MMR蛋白免疫组织微阵列(TMAs)预测bevacizumab在EOC患者中的疗效,还可以直接从组织病理学图像预测MSI状态。在治疗结果预测方面,两种提出的方法使用MSH2或MSH6标记物获得了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SS)得分,表现出优秀的性能,并超过了三种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此外,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和Kaplan-Meier无进展生存分析得出的统计分析结果都证实了这两种方法能够成功区分出治疗效果良好且癌症复发率较低的患者与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p < 0.01)。在直接从组织病理学图像预测MSI状态方面,我们提出的方法在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中都在不平衡数据集上取得了良好的MSS得分,内部验证使用来自本地医院的TMAs,外部验证使用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存档中的完整切片。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Inc.
Visits: 10
PATHOLOGY
2023 Sep 06

ManliZhao,ZhonghaiGu...
Rapid detection of telomerase expression of neuroblastoma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combination of in situ hybridisation and quantitative PCR.
PATHOLOGY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异质性的儿科恶性肿瘤。端粒维持机制(TMM)中的端粒酶激活或端粒长度替代性延伸(ALT)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然而,之前用于探测端粒酶的方法,如通过RNA测序或微阵列检测TERT表达,对于很多医院的组织病理实验室来说可能难以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灵敏单细胞RNA原位杂交(RNAscope)、免疫组化和RT-qPCR对于形式固定、石蜡包埋肿瘤样本作为诊断工具来检测神经母细胞瘤中的TERT表达的实用性。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发现222例中有22例(10%)存在MYCN扩增、220例中有18例(8%)存在TERT重排以及222例中有39例(18%)存在ALT激活。通过RNA原位杂交,210例未接受治疗的神经母细胞瘤中有36例(17%)发现存在TERT过度表达,这与高危组(33/78,42%)、TERT重排(16/18,89%)和MYCN扩增(13/22,59%)存在显著相关。ALT阳性肿瘤中没有TERT染色。在我们的研究中,55例MYCN非扩增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中,有19例显示TERT mRNA表达,其中包括14例TERT重排中的13例,30例ALT阳性病例中没有,以及显著比例(6/11,55%)中没有以上基因组异常的病例。RT-qPCR结果与RNAscope水平高度相关(Spearman's rho=0.621,p<0.001,n=94)。总之,TERT RNA原位杂交和RT-qPCR是评估神经母细胞瘤中TERT表达的合适方法。检测基因组变化和TERT mRNA表达的组合是一种强大的TMM激活检测策略,可以将神经母细胞瘤分类为多个临床亚组,用于常规组织病理实践中的风险分层。版权所有 © 2023年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院。由Elsevier B.V.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5
ORAL ONCOLOGY
2023 Sep 21

SungYongChoi,JoonhoS...
Clonal evolution of long-term expanding head and neck cancer organoid: Impact on treatment response for personalized therapeutic screening.
ORAL ONCOLOGY
基于患者源性器官小样体(PDO)的生物库在PDO与原发肿瘤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中,器官小样体系列的遗传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关于PDO的突变异质性和克隆进化以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的数据是不充分的。为了研究头颈部肿瘤器官小样体(HNCOs)是否能保持其原发肿瘤的遗传特征,并在长期传代过程中阐明克隆进化过程,我们进行了覆盖377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的定点测序,并采用了亚克隆分数模型。为了探索早期和晚期传代(>传代6)之间的治疗反应变异性,我们使用两个HNCO系列生成了药物和放疗的剂量-反应曲线。通过3D离体器官小样体培养方案,我们成功地从39名患者中建立了27个HNCO系列,整体成功率为70%(27/39)。它们的突变谱高度一致,经分析发现有3个HNCO系列的一致性大于70%,只有一个HNCO显示出不足50%的一致性。然而,这些器官小样体系列中的许多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显示出了克隆进化,尽管早期和晚期传代之间共享主要癌症驱动基因和VAF分布。我们还发现,所有HNCO的晚期传代都倾向于对放疗更敏感,与药物反应结果相似。我们报告了从27名患者获得的HNCO系列的建立,并证明了它们与相应的原发肿瘤的遗传一致性。此外,我们展示了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HNCO的突变谱的连续变化以及这些克隆进化对放射治疗反应的影响。Copyright © 2023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