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XintingZhu,JuanHao,H...
Oncometabolite D-2-hydroxyglutarate-dependent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duces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during cancer cachexi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癌症恶病质以体重减轻和骨骼肌消瘦为特征。基于分解代谢的上调和合成代谢的下调,我们展示了基因突变介导的代谢重编程在癌症恶病质进展中的作用,通过筛选代谢产物并研究其对肌肉萎缩的直接影响。用93 μM 的 D-2-羟基戊二酸(D2HG)进行处理导致肌管宽度减小以及 E3 泛素连接酶表达增加。异柠檬酸脱氢酶 1(IDH1)突变患者的 D2HG 水平高于非突变患者。在体内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中,CT26 癌细胞中的 IDH1 突变加速恶病质进展并恶化总生存率。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显示了明显的 D2HG 引起的代谢失衡。用 IDH1 抑制剂 ivosidenib 进行治疗可延缓小鼠 GL261 胶质瘤模型和 CT26 结直肠癌模型中癌症恶病质的进展。这些数据表明了 IDH1 突变介导的 D2HG 积累对癌症恶病质进展的贡献,并强调了与 IDH1 突变相关的癌症恶病质的个体化治疗。© 2023年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Visits: 10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4
QianXu,WenCheng,Jinr...
Synergist for antitumor therapy: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cting on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不同的抗肿瘤治疗方案不断涌现,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然而,其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黄芪多糖是从黄芪的干燥根部提取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在增加抗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减少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逆转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关注黄芪多糖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进行了调节免疫反应的研究。我们发现黄芪多糖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并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此外,我们总结了黄芪多糖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我们总结了黄芪多糖对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增殖、调节免疫活性、增强抗癌效应和化疗敏感性。因此,考虑到黄芪多糖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多种功能及其临床疗效,将其与免疫疗法等抗肿瘤治疗方法相结合,可能为当前治疗方法的瓶颈提供新的突破口。© 2023.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
Visits: 13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NicoleJToney,Jeffrey...
Phosphoflow cytometry to assess 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s in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potential for inferring immune cell function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肿瘤活检对于实体瘤患者通常不可用或难以获得。通过对外周免疫系统的调查,可以在治疗和疾病过程之前对患者的免疫反应进行深入和动态的分析。磷酸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方法,用于检测单个细胞中磷酸化蛋白的水平。该方法可应用于外周免疫细胞,以确定特定免疫亚群中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响应性,从而改善仅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物定义细胞群体数量的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使用磷酸流式细胞术研究以下内容:(a)与健康供体相比,肿瘤患者的外周免疫细胞中的信号通路;(b)比较外周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功能;(c)确定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d)预测肿瘤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此外,我们探讨了磷酸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前癌症模型中的使用和潜力。我们相信,本综述是首次全面总结了磷酸流式细胞术在癌症免疫学领域的应用,并证明了该方法在探索免疫治疗的响应或耐药机制方面具有潜力,无论是在治疗开始前还是中途。此外,它还有助于发现可能恢复正常免疫细胞功能并改善癌症患者预后的潜在治疗途径。© 2023年。意大利国家癌症研究所“Regina Elena”。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RuiYang,NanjingLiu,T...
LncRNA AC142119.1 facilitates the progression of neuroblastoma by epigenetically initia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MYCN.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癌基因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NB)的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最近,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各种癌症中被认为是关键调节因子。然而,lncRNA是否对NB中MYCN的过表达有贡献还不清楚。我们应用微阵列分析来分析MYCN扩增和MYCN非扩增的NB细胞系之间的差异表达lncRNA。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了MYCN基因座附近的lncRNA。使用qRT-PCR检测了NB细胞系和组织中lncRNA AC142119.1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增强功能和失去功能实验,以研究AC142119.1在NB中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RNA pull-down、RNA免疫沉淀、质谱、RNA电泳迁移、染色质免疫沉淀和染色质RNA分离等实验,以验证AC142119.1与WDR5蛋白及MYCN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AC142119.1在MYCN扩增、晚期INSS分期和高风险的NB组织中显著升高,并与NB患者的不良生存率相关。此外,AC142119.1的过表达在体外和体内均加强了NB细胞的增殖。此外,AC142119.1能够特异性地招募WDR5蛋白与MYCN启动子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MYCN的转录并加速NB的进展。我们鉴定了一个新的lncRNA AC142119.1,通过与WDR5蛋白和MYCN启动子相互作用,表触发MYCN的转录,从而促进NB的进展。这表明AC142119.1可能是NB的潜在诊断生物标记和治疗靶点。©2023. BioMed Central有限公司,Springer Nature的一部分。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QianheRen,QifanLi,Ch...
Establishing a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immune-related gen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RC5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lung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肺腺癌(LUAD)是一种极具恶性的肿瘤,发病率迅速增加且预后差。免疫疗法已被证实是肺腺癌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式。此外,一种基于免疫基因的预后模型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准确预后预测的目的。利用免疫相关mRNA(IRmRNAs)构建了一个预后模型,将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并使用一种正态图评估了我们模型的预测能力。进一步探索了不同风险组别之间的总体生存率(OS)、肿瘤突变景观和肿瘤微环境的差异。此外,对包含在预后模型中的免疫基因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以研究这些免疫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BIRC5的功能。不同风险组的患者在OS、途径活性、免疫细胞浸润、突变模式和免疫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BIRC5在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细胞实验证明,BIRC5敲除显著抑制了LUAD细胞的增殖。该模型可作为肺腺癌的预后、分子和治疗预测中的工具变量,为肺腺癌患者的最佳临床实践指南提供新视角。© 2023. BioMed Central Ltd., Springer Nature的一部分。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XuLin,Ye-HanLiu,Huan...
DSCC1 interacts with HSP90AB1 and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via regulating ER stres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肺腺癌(LUAD)。LUAD经常在从不吸烟的人中被诊断出来,患者常处于晚期无法手术的阶段,预后最终不良。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来抑制LUAD的进展。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DNA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凝聚蛋白1(DSCC1)在LUAD样本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DSCC1或其共表达的基因的过表达与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高度相关,强调DSCC1可能参与了LUAD的进展。此外,DSCC1的表达与多种驱动癌症发展的遗传变异呈正相关,包括TP53、TTN、CSMD等。更重要的是,DSCC1能够促进LUAD细胞的增殖、干细胞特性、EMT和转移潜能。此外,DSCC1与HSP90AB1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促进LUAD的进展。同时,DSCC1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在肺癌中呈负相关,DSCC1正调控LUAD细胞中PD-L1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DSCC1是治疗LUAD的新的靶向治疗靶点,也是预测PD-1/PD-L1阻断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 2023. BioMed Central Lt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Visits: 12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GanglinRen,HongyanLi...
LINC00955 suppresses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by acting as a molecular scaffold of TRIM25 and Sp1 to Inhibit DNMT3B-mediated methylation of the PHIP promoter.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长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CRC)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许多与CRC相关的长lncRNA尚未被鉴定出来。本研究使用TCGA数据库的测序结果分析了LINC00955(长间隔非蛋白编码RNA 955)的表达与CR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使用qRT-PCR测量了LINC00955表达水平。利用体外的CRC细胞系和体内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估了LINC00955的抗增殖活性。通过西方印迹、蛋白降解实验、荧光素酶、RNA-IP、RNA pull-down实验和免疫组化分析,分析了TRIM25-Sp1-DNMT3B-PHIP-CDK2的相互作用。利用ATP测定、软琼脂实验和EdU实验分析了LINC00955、三部位结构域含有25(TRIM25)、Sp1转录因子(Sp1)、DNA甲基转移酶3 beta(DNMT3B)、pleckstrin单P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PHIP)、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显示LINC00955在CRC组织中下调,并且这种下调与CR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我们发现LINC00955可以在体内外抑制CRC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LINC00955充当了一个直接促进TRIM25与Sp1结合的支架分子,并促进Sp1泛素化和降解,从而抑制DNMT3B的转录和表达。DNMT3B的抑制导致PHIP启动子下甲基化,进而增加PHIP的转录,促进CDK2的泛素化和降解,最终导致G0/G1期增殖阻滞和抑制CRC细胞生长。这些发现表明LINC00955在CRC细胞中的下调通过TRIM25/Sp1/DNMT3B/PHIP/CDK2调控轴促进肿瘤生长,提示LINC00955可能是CRC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C)2023 BioMed Central有限公司,Springer自然出版集团的合作伙伴。
Visits: 12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JingLian,DongxinLin,...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use of Chinese herbs in regulating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of tumour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ate-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 scooping review.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肿瘤不与有机体隔离存在;其生长、增殖、运动能力和免疫抑制反应与肿瘤的微环境密切相关。随着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的共同进化,产生了一个炎症微环境,推动了由现代医学提出的炎症-癌症转化现象。本综述旨在概括肿瘤炎症微环境中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此外,借鉴了中医药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我们探讨了这些因子与肿瘤相关的炎症细胞之间的微妙相互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和树突状细胞(DCs)。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肿瘤促进的效应,我们深入探讨了童晓林院士的“状态靶向分化”新模型的内涵及其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我们的目标是增强临床实践中肿瘤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通过现代医学的视角深入了解肿瘤发病机制,我们从整个肿瘤发展阶段的关键病因和病理机制中揭示了中医(CM)状态的演变模式:火热状态→痰湿状态→郁滞状态→虚弱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调节状态的方剂。同时,借鉴中医药学的药理研究,我们细致地确定了一系列能有效调节上述与肿瘤相关的介质的靶向药物。这种综合策略-状态识别、靶向识别和同时调节的和谐结合-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中医与西医在肿瘤治疗中的融合为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准确、精细应用引入了新的维度。©2023。国际中医药学会和BioMed Central有限公司。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4
Jun-WenZhang,Ya-NanW...
Kynureninase knockdown inhibits cisplatin resistance in vivo and in vitro and impacts the prognosis of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化疗耐药是宫颈腺癌(AD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先前利用基因芯片在宫颈腺癌细胞(HeLa)和宫颈腺癌顺铂耐药细胞(HeLa/DDP)中鉴定了差异表达的酪氨酸酶(KYNU)mRNA。然而,KYNU在宫颈腺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验证了ADC患者细胞和组织中KYNU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构建了一个稳定的KYNU mRNA沉默的HeLa/DDP细胞系。然后,我们使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Transwell试验评估细胞迁移和增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在ADC转移性原位模型中评估KYNU沉默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确定相关药物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研究KYNU介导的耐药机制探索潜在机制。KYNU在HeLa/DDP细胞和组织中过度表达,并与AD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KYNU mRNA沉默后,HeLa/DDP细胞在顺铂环境中的侵袭、迁移和增殖显著减少,而HeLa/DDP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KYNU沉默改善了ADC在体内的DDP敏感性。此外,KYNU沉默降低了CD34和与药物耐药相关的蛋白P-gp、MRP1和GST-π的表达,增加了促凋亡调控蛋白Bax的水平。缺乏KYNU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DDP耐药ADC细胞的凋亡,在体外增强了DDP敏感性。此外,KYNU沉默提高了ADC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KYNU参与了宫颈腺癌的化疗耐药。© 2023年。Springer Nature旗下的BioMed Central Ltd.
Visits: 13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23
KesongShi,RulaSa,LeD...
METTL3 exerts synergistic effects on m6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modification to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VGF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不同表观遗传修饰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癌症转录调控的贡献对精准医学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研究N6-甲基腺苷(m6A)修饰与组蛋白修饰在肺腺癌(LUAD)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公共数据库中的染色质特性数据(ATAC-seq,DNase-seq),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MeRIP-seq)和基因表达数据(RNA-seq),我们发现了一个m6A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神经生长因子诱导(VGF),其在LUAD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著。VGF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与LUAD的预后恶化相关,VGF沉默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LUAD细胞的恶性表型。通过加权相关网络分析(WGCNA)和整合TCGA-LUAD RNA-seq和m6A甲基转移酶METTL3敲低RNA-seq数据,我们观察到METTL3和VGF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通过MeRIP-q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我们证明METTL3敲低降低了LUAD细胞中VGF编码区的m6A修饰水平,颜色法m6A定量分析也显示METTL3敲低显著降低了LUAD细胞中的全局m6A修饰水平。有趣的是,我们发现METTL3敲低还通过增加VGF启动子上的H3K36me3修饰降低了VGF的表达。进一步研究揭示METTL3敲低通过在LUAD细胞中甲基化SETD2 mRNA 3'UTR上的m6A位点,上调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2的表达,SETD2是主要的H3K36me3甲基转移酶。总之,我们的结果表明METTL3通过转录(通过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后(通过m6A修饰)的方式时空调控LUAD细胞中的VGF表达。这些多种表观遗传机制的协同效应为肿瘤的诊断和精确治疗提供了新机会。© 2023. 版权归BioMed Central Ltd.所有,隶属于Springer Nature.
Visit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