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CANCER LETTERS
2023 Sep 21

ChiMa,NashaZhang,Ten...
Inflammatory cytokine-regulated LNCPTCTS suppresses thyroid cancer progression via enhancing Snail nuclear export.
CANCER LETTERS
淋巴结转移广泛存在于不同的恶性肿瘤中,加速了癌症的进展并导致不良结果,尽管其分子基础尚未完全理解。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特点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发生率。在这里,我们揭示了甲状腺癌进展过程中由炎症因子调控的表观遗传程序。LNCPTCTS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抑制性长链非编码RNA,在甲状腺癌标本中表达显著降低,尤其是在转移性淋巴结中。肿瘤微环境释放的炎症因子TNFα或CXCL10损害了转录因子EGR1与LNCPTCTS启动子的结合能力,并降低了细胞中该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LNCPTCTS与eEF1A2蛋白结合,并促进eEF1A2与Snail的相互作用,从而通过RanGTP-Exp5-aa-tRNA-eEF1A2复合物促进Snail核外转运。肿瘤中的LNCPTCTS丧失导致Snail在细胞核中的积累,抑制E-cadherin和PEBP1的转录,降低E-cadherin和PEBP1蛋白水平,并激活上皮-间质转化和MAPK信号传导。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与癌细胞表观遗传重编程之间的新范例,推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因此揭示了LNCPTCTS作为甲状腺癌可靶向的脆弱性。版权© 2023 Elsevier B.V.发表。
Visits: 10
CANCER LETTERS
2023 Sep 21

JianYang,ShujieLiu,Y...
FABP4 in macrophages facilitates obesity-associated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via the NLRP3/IL-1β axis.
CANCER LETTERS
肥胖是胰腺癌(PC)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巨噬细胞诱导的炎症在肥胖相关的癌变和疾病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肥胖患者血清中过度表达,并且与整体生存率差相关。体内外实验证明,FABP4诱导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在肥胖条件下促进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机制上,FABP4参与将饱和脂肪酸转运至巨噬细胞中,以一种依赖于caspase-1/GSDMD的方式诱导巨噬细胞的红色火焰死亡,同时在巨噬细胞中介导NOD样受体热蛋白领域相关蛋白3(NLRP3)/IL-1β轴,进一步调节上皮间质转变信号,促进P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我们的结果表明,在肥胖条件下,FABP4在巨噬细胞中是调节NLRP3/IL-1β轴、促进PC进展的关键调节因子,可以作为治疗肥胖胰腺癌患者的一个有前景的分子靶点。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B.V.发表
Visits: 13
CANCER
2023 Sep 23

MichaelEJohnston,Zis...
Fluorescent-guided surgery and the use of indocyanine green sentinel lymph node mapping in the pediatric and young adult oncology population.
CANCER
用青绿偶氮天蓝(isosulfan blue)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简称ICG)进行静脉注射的白色介导淋巴显像法(Technetium-99(99m Tc)淋巴显像)是肉瘤LYMPHOSIAL的标准方法,但青绿偶氮天蓝已知有副作用,而99m Tc的注射可能增加小儿患者麻醉时间。ICG有助于SLN的可视性和识别,它可以作为辅助方法。我们假设ICG在SLN活检中的敏感性与青绿偶氮天蓝相似。本研究共纳入30名患者(36个手术,共计96个标本),先皮下注射99m Tc,然后皮下注射青绿偶氮天蓝和ICG。青绿偶氮天蓝、ICG和99m Tc的测试特性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ICG的敏感性为87%,对热淋巴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PPV)为83%;青绿偶氮天蓝的敏感性为44%,PPV为97%。对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检测,ICG的敏感性为84%,阳性预测值(PPV)为91%;99m Tc的敏感性为82%,PPV为94%。ICG在与99m Tc(比值比[OR],0.818;95%置信区间[CI],0.3-2.172;p = .823)相比,对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的检测具有相似的可能性,OR比青绿偶氮天蓝更高(OR,0.025;95% CI,0.001-0.148;p < .001)。本研究证实了ICG在儿童和年轻成人群体SLNB中的功效。ICG安全,比青绿偶氮天蓝更有效,并可能避免有选择性患者需要进行淋巴显像术,从而减少麻醉时间。© 2023 The Authors. Cancer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LLC on behalf of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Visits: 13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Sep 23

KaiyiPeng,YuhangPeng...
Automated bone marrow cell classification through dual attention gates dense neural networks.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骨髓细胞形态学对于识别恶性血液病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骨髓细胞形态自动分类模型在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显示出了相当大的潜力。然而,由于骨髓细胞分类算法的准确性不够令人满意,自动分类骨髓细胞在临床设施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双注意力门的DenseNet(DAGDNet)来构建一种新颖、高效和高精度的骨髓细胞分类模型,以进一步提高分类模型的性能。DAGDNet是通过在DenseNet的架构中嵌入一种新颖的双注意力门机制来构建的。双注意力门用于过滤和突出显示DenseNet中与位置相关的特征,以提高基于神经网络的细胞分类器的准确性和召回率。我们构建了一个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骨髓细胞形态数据集,主要包括白血病样本,用于训练和测试我们提出的DAGDNet以及骨髓细胞分类数据集。在多中心数据集上评估时,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DAGDNet在骨髓细胞分类性能方面优于DenseNet和ResNeXt等图像分类模型。在慕尼黑白血病实验室数据集上,DAGDNet的平均精确度为88.1%,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水平,同时仍保持高效。我们的数据表明,DAGDNet可以提高自动骨髓细胞分类的效果,并可以作为临床应用中的辅助诊断工具。此外,DAGDNet也是一种高效的模型,可以快速检查大量的骨髓细胞,并可以降低误诊的概率。© 2023作者(们),在Springer Nature集团旗下德国Springer-Verlag GmbH公司的独家许可下。
Visits: 14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Sep 21

ChunlingFu,XuetingHu...
Inhibition of PAK1 generates an ameliorative effect on MPLW515L mouse model of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by 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survival of the megakaryocytes.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在脾脏或骨髓中,大部分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MPL) 突变导致异常的巨核细胞扩增,进而引发纤维化的进展。早先有研究报道表明,p21(RAC1)活化激酶1 (PAK1) 参与了巨核母细胞增殖和分化,该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中,患有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 和 MPLW515L 突变基因的小鼠 MPN 细胞中,PAK1 的磷酸化增加;然而,在 MPN 细胞中,过度活化的 PAK1 的功能尚不清楚。我们发现抑制 PAK1 在体外会导致 MPLW515L 突变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包括生长停滞或克隆性减少以及多倍体 DNA 和细胞凋亡增加,这是由于上调了剪切的半胱天冬酶 3 所致。在体内,PAK1 抑制剂治疗导致 6133/MPLW515L 移植小鼠出现缓慢的白细胞增多和红细胞比容 (HCT) 升高,同时肝脾肿大减轻,出现肿瘤细胞浸润减少和生存时间延长。进一步删除 PAK1 在疾病开始初期维持相对正常的 HCT 和血小板计数,但无法完全减轻 MPLW515L 突变小鼠的脾肿大。值得注意的是,PAK1 基因敲除减弱了脾结构的破坏,在骨髓中减少了巨核细胞负担。这些结果提示抑制 PAK1 可能是一种治疗 MPLW515L 突变 MPN 的相当方法,通过干预巨核细胞。© 2023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3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23 Sep 23

SupingLing,Miguel-An...
Inequalities in treat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a multistate survival model using data from England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2012-2016.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个体和肿瘤因素只能解释英格兰结直肠癌存活率不平等现象的一部分。本研究旨在调查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不平等。从2012年至2016年在英格兰被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所有患者,都从诊断日(状态1)开始随访,到治疗(状态2)、死亡(状态3)或在诊断后1年被截尾。采用灵活参数模型进行的多状态方法用于研究收入剥夺对结直肠癌患者存活和接受治疗的概率的影响。与最不剥夺的五分之一相比,最剥夺的I-IV期结直肠癌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存活和接受治疗的概率较低,并且未接受治疗和死亡的概率较高。(最剥夺与最不剥夺之间)6个月存活和接受治疗的概率差异(最剥夺与最不剥夺)在结肠癌中范围为-2.4%(95% CI:-4.3,-1.1)至-7.4%(-9.4,-5.3);在直肠癌中范围为-2.0%(-3.5,-0.4)至-6.2%(-8.9,-3.5)。观察到结直肠癌患者在每个阶段治疗的不平等性持续存在,这是由于治疗受限和过早死亡造成的。© 2023.作者。
Visits: 12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23 Sep 23

MelissaRuthGannon,Da...
Evidence into practice: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of NICE-recommended oncological drug therapy utilisation among women diagnosed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 in England.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多种药物治疗已被批准用于侵袭性乳腺癌(IBC)。我们研究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推荐的肿瘤学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年龄、并发症负担和地理区域的差异。通过英格兰癌症注册数据库和系统性抗癌治疗数据确定了2014年至2019年间确诊的50岁及以上的IBC患者,并分析了NICE推荐药物的国家层面使用变化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回归模型分析了使用情况的差异。
这个全国性队列包括168,449名女性。首线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替吉奥4/6抑制剂的使用率为26.6%,HER2靶向治疗的使用率为63.8%。在2014年至2019年间,根据NICE推荐出版的药物的使用情况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所增加,除了对于转移性乳腺癌(MBC)而言,之前通过肿瘤药物基金获得的帕珠单抗的使用率没有增加(尽管在研究期间帕珠单抗在MBC患者中的使用率从34.1%增加至75.0%)。曲妥珠单抗和新辅助/辅助帕珠单抗的使用在地理区域方面存在差异。而利泼西坦、阿贝曲西利和推荐在首线设置以外使用的药物的使用情况较低。对于所有药物而言,根据NICE推荐的使用情况因诊断时的年龄和分期增加而有所不同。
IBC的日常医疗中NICE推荐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异,而70岁以上女性的使用率最低。改善获得有效治疗的途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步骤。
© 2023. 作者。
Visits: 13
BREAST
2023 Sep 15

GuyJerusalem,AleixPr...
Neoadjuvant nivolumab + palbociclib + anastrozole for o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primary breast cancer: Results from CheckMate 7A8.
BREAST
基于临床前数据,综合周期性死亡蛋白1 (PD-1)和环依赖性激酶4/6(CDK4/6)阻断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ER+/HER2-)乳腺癌中表现出协同作用。非比较性1b/2 CheckMate 7A8研究(NCT04075604)评估了尼伐替尤单抗(nivolumab)、帕博西尼(palbociclib)和阿那曲唑(anastrozole)在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本文报告了安全性试行阶段的结果。符合组织学诊断为未治疗的ER+/HER2-乳腺癌、原发肿瘤≥2厘米、ECOG疗效评分≤1且符合术后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尼伐替尤单抗480毫克静脉注射,帕博西尼每天口服125毫克或100毫克,每个周期3周,阿那曲唑每天口服1毫克,连续五个4周周期,或直到疾病进展。主要终点为4周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患者比例。在安全性数据审核时,共治疗了21例患者(帕博西尼125毫克组:n=9;帕博西尼100毫克组:n=12)。帕博西尼125毫克组有2例(22.2%)患者报道了DLTs,帕博西尼100毫克组无患者报道DLTs。两组中共有9例患者因毒性副作用中断治疗(级别3/4的肝毒性不良事件[n=6],级别3的退热性粒细胞减少症[n=1],级别1的肺炎[n=1],级别3的皮疹和级别2的免疫介导性肺炎[n=1])。因此,该研究被提前终止。尼伐替尤单抗、帕博西尼和阿那曲唑的新辅助治疗显示出高发生率的级别3/4肝毒性并出现治疗中断,表明该联合应不再进一步用于治疗原发ER+/HER2-乳腺癌。©2023作者。版权归科学出版社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3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3 Sep 21

DevinTWehle,CarterSB...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of mTOR signaling reveals modular organization.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充当中央翻译介质,并在细胞生长、突触可塑性、癌症和各种发育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连接脂质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和翻译起始复合物(EIFs)与mTOR的信号级联已被广泛模拟,但并不能完全描述mTOR系统行为。在这里,我们使用定量多重共免疫沉淀来监测一个由300多种mTOR相关蛋白质之间的二进制相互作用组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IN)。使用血清剥夺或新鲜培养基喂养的小鼠3T3成纤维细胞简单模型系统,我们观察到在一小时内涉及27多个个体蛋白互动的广泛PIN重建,而只有五分钟之后才观察到磷酸化变化。使用PI3K、AKT、mTOR、MEK和ERK的小分子抑制剂,我们定义了PIN的子集,称为“模块”,对每种抑制剂的反应不同。使用由致病性PIK3CA或MTOR突变引起的过度生长疾病个体的原代成纤维细胞,我们发现mTOR途径组分过度激活在一个高活性PIN中得到反映。我们的数据定义了mTOR PIN的“模块化”组织,其中协调的相互作用群体对不同节点的激活或抑制作出反应,并且证明激酶抑制剂以复杂的方式影响模块化网络结构,与简单的线性信号转导模型不一致。版权所有 © 2023 The Authors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Visits: 12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3 Sep 21

OrioldeFàbregues,Mar...
Relevance of tissue-resident memory CD8 T cells in the onse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examination of its possible etiologies: infectious or autoimmune?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组织驻留性记忆性CD8 T细胞负责在不同组织中进行局部免疫监视,包括大脑。它们构成了对病原体和癌细胞的第一道防线,并在自身免疫中起作用。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具有驻留性标记的CD8 T细胞,含有不同的粒酶和干扰素-γ,浸润到帕金森病的早期运动前期阶段大脑黑质的实质中,并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接触。这种浸润先于α-突触核聚集和黑质神经元丧失,暗示了CD8 T细胞在该疾病发生中的相关作用。迄今为止,引发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的性质仍然不明。本综述将讨论组织驻留性记忆性CD8 T细胞在脑免疫稳态和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我们还讨论了衰老和遗传因素如何影响CD8 T细胞的免疫应答,以及动物模型在研究与人类相关的免疫应答时可能会产生误导。最后,我们推测帕金森病可能有传染性或自身免疫的起源。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Inc. 发表
Visits: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