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PHYTOMEDICINE
2023 Sep 16
RuiWang,ZhiyinDeng,Z...
Kaempferol promot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autophagy via restricting Met pathway.
PHYTOMEDICINE
拟南芥苷是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的,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拟南芥苷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中的抗癌作用和机制。我们的目标是找出拟南芥苷在NSCLC细胞中促进自噬的分子机制。A549和H1299 NSCLC细胞系被用于体外实验。BALB/c裸鼠作为NSCLC动物模型进行了体内实验。 对于体外实验,我们使用CCK-8和EdU试验观察拟南芥苷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mCherry-EGFR-LC3试验和电镜试验检测了NSCLC细胞自噬。蛋白质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进行检测,mRNA的表达通过qRT-PCR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细胞凋亡。对于体内实验,我们使用A549-Luc人类NSCLC细胞系在BALB/C裸鼠中建立皮下移植肿瘤模型。通过测量肿瘤重量和生物发光强度来检测拟南芥苷对NSCLC小鼠模型的影响。免疫组化用于测量小鼠肿瘤组织的关键蛋白质表达。我们的结果确认了拟南芥苷明显抑制了NSCLC细胞的增殖,并促进了NSCLC细胞的自噬,导致了NSCLC细胞的死亡。有趣的是,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的Met都被明显抑制。与此同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也相应被抑制。此外,过表达Met逆转了拟南芥苷对NSCLC细胞存活能力和自噬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最后,我们通过异种移植模型验证了上述的效应和通路。拟南芥苷可能通过促进NSCLC细胞的自噬发挥抗NSCLC作用。在机制上,Met及其下游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个过程,提供了拟南芥苷在抑制NSCLC中的新机制。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GmbH。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
PHYTOMEDICINE
2023 Sep 15
Xin-YuLi,XuanCui,Cha...
Andrographolide causes p53-independent HCC cell death through p62 accumulation and impaired DNA damage repair.
PHYTOMEDICINE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癌症,其特征是有优势的驱动突变,包括p53。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HCC的药物。临床可用的抗炎植物化学药物Andrographolide(Andro)已显示出对多种癌症,包括HCC的抑制作用。然而,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使用体外和体内模型,探索p53和p62如何共同影响Andro诱导的HCC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体外细胞实验,检测Andro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体内异种移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Andro的抗癌效果。Andro能够引起剂量和时间依赖的HCC细胞死亡,同时不损伤正常的HL-7702肝细胞。此外,Andro通过产生反应性氧化物(ROS)引起DNA损伤,这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事件。值得注意的是,p53表达的HCC细胞相对于p53缺失的细胞对Andro诱导的细胞死亡表现出更大的耐受性,这可能是由于p53能够引起G2/M期细胞周期阻滞的能力。此外,Andro诱导的p62聚集导致RAD51和53BP1这两个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关键蛋白的泛素依赖性降解。因此,p62的沉默或基因敲除促进了DNA损伤修复并保护了HCC细胞。重要的是,p53或p62的干扰并不影响另一个蛋白的表达。这些发现进一步得到了通过p62基因敲除的HCC细胞形成的异种移植瘤对Andro治疗表现出增加抵抗能力的观察结果的支持。本研究阐明了Andro诱导的HCC细胞死亡的机制基础。它为将Andro重新用于HCC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而不论功能性p53是否存在。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GmbH。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2
PHYTOMEDICINE
2023 Sep 02
ManyunDai,WanPeng,Li...
Celastrol as an intestinal FXR inhibitor triggers tripolide-induced intestinal bleeding: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induced by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HYTOMEDICINE
雷公藤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疾病常伴有严重的胃肠道损伤。雷公藤引起胃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病理学和生化分析评估肠道出血。代谢组学检测血清和肠道的代谢变化。通过体内(时间依赖性效应和剂量反应性)和体外(双荧光酶报告基因系统、DRATs、分子对接、HepG2细胞和小肠器官样物)研究,确定零肽酯对肠道法尼酰X受体(FXR)信号传导的抑制作用。利用FXR敲除小鼠和FXR拮抗剂和激动剂评估雷公藤引起的肠道出血中FXR的作用。 联用雷公藤三酮和零肽酯(来自雷公藤)导致小鼠肠道出血。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零肽酯抑制肠道FXR信号传导,并进一步分子研究揭示零肽酯是一种新型的肠道FXR拮抗剂。在FXR敲除小鼠或预处理FXR药理学抑制剂的野生型小鼠中,单独应用雷公藤三酮可激活十二指肠JNK途径并导致肠道出血,其病理特征与联用雷公藤三酮和零肽酯获得的特征相似。最后,联用雷公藤三酮和零肽酯引起的肠道出血可以通过FXR或肠道限制FXR激动剂的下调十二指肠JNK途径得到有效缓解。 雷公藤三酮和零肽酯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对FXR-JNK轴的调节促成了由雷公藤引起的胃肠道损伤,提示零肽酯应纳入雷公藤制剂评估的质量标准体系。确定FXR-JNK轴在肠道出血中的机制有助于发现进一步治疗胃肠道出血性疾病的靶点。本研究为治疗胃肠道疾病中雷公藤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 © 2023. Elsevier GmbH出版。
Visits: 11
PHYTOCHEMISTRY
2023 Sep 20
FangyouChen,MengliHe...
Lindenane sesquiterpenoid monomers and oligomers: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PHYTOCHEMISTRY
丁香科物种和梧桐属(樟科)是广泛发现具有环戊烷和非常规的反式-5/6环连接的丁香烷倍半萜单体和寡聚物的主要来源。大量研究表明,丁香烷倍半萜单体和寡聚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细胞毒性、抗炎、神经保护、抗真菌和抗疟活性。本综述从1925-2023年对丁香醇进行首次鉴定的出版物进行总结,并将丁香烷倍半萜衍生物分类为丁香烷单体、丁香烷-单萜偶联物、丁香烷同源二聚体、丁香烷异源二聚体和三聚体丁香烷倍半萜。此外,总结了它们的生物活性。本综述将为利用这一独特类别的天然产物作为潜在的首选化合物,并发展其在治疗炎症、癌症和疟原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版权所有 © 2023。由Elsevier Ltd.出版。
Visits: 12
Parasites & Vectors
2023 Sep 20
MinghaoHu,MinXu,Yuch...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oosendanin: Novel applications of an old ascaris repellent as a drug candidate.
Parasites & Vectors
白果酮(TSN),提取于白千层(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和西洋楝(Melia azedarach L.),已在中国开发成阿斯卡里驱虫剂。然而,随着公共卫生保护水平的提高,蛔虫病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导致TSN的医学应用受限。因此,这种老式蛔虫驱虫剂是否能发展成药物候选品是有问题的。现代研究表明,TSN具有强大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痉挛素、抗病毒和抗寄生虫潜力。它还可以调节脂肪生成,改善炎症。这些研究表明TSN具有发展为相应医药产品的巨大潜力。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TSN,系统总结了TSN的可用性、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此外,本综述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关于如何将TSN发展成药物候选品的有益建议。因此,本文说明了将TSN开发为医药产品的可能性,旨在为TSN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方向。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Masson SAS发表。
Visits: 14
Parasites & Vectors
2023 Sep 12
AmandaLetíciaFrancel...
Allelic variants and immunostaining profile in CXCL12/CXCR4 axis: An investigation of association with prognosis in prostate cancer.
Parasites & Vectors
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也是一个重要的死亡原因。它可以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水平和直肠指检来检测,但症状通常在进展期和转移期出现。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L12/CXCR4)轴参与细胞迁移,可能与转移过程有关。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rs1801157(CXCL12)和rs2228014(CXCR4)的等位基因变异以及CXCR4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前列腺癌预后标志物的候选者。样本(n = 60)根据预后参数(诊断时是否有转移)分为三组:预后较好、预后较差且诊断时有转移、预后较差且诊断时没有转移,并通过间接免疫组织化学评估CXCR4免疫染色,考虑来自同一患者的肿瘤和邻近组织(n = 120)。发现rs2228014(CXCR4)的C等位基因与前列腺腺外生长呈显著关联。对于CXCR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弱标记和胞浆定位为主,并且在恶性组织与邻近组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恶性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更高。发现CXCR4瘤内免疫染色与TNM分期(T2b-T2c)和PSA水平(>20 ng/mL)呈显著相关。没有任何等位基因变异影响CXCR4的免疫染色。预后组在等位基因频率和免疫染色特征上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CXCR4受体可能是恶性前列腺癌预后恶化的途径之一。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GmbH。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1
PATHOLOGY
2023 Sep 06
YunLiang,HuajuanRuan...
Ovari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eratoma: a report of six cases with genomic analysis.
PATHOLOGY
卵巢鳞状细胞癌(SCC),尤其是起源于畸胎瘤的肉瘤样变异,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不良的临床结局。其分子遗传变异尚未完全记录。本研究旨在描述这种罕见实体的分子特征,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我们分析了六例原发性卵巢SC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这些病例接受有针对性的下一代测序以检测基因组特征。我们发现所有六例卵巢SCC(四例常规型和两例肉瘤样SCC)均与成熟囊性畸胎瘤相关。第三例(FIGO IIIa期)和第四例(IIb期)患者分别在10个月和11个月死于疾病。其余患者(三例I期和一例IIc期),包括两例肉瘤样SCC,存活期间未见疾病证据,存活时间为28-72个月。所有患者均显示PD-L1表达(肿瘤比例评分:范围10-78%,中位数41%;综合阳性评分:范围12-85,中位数42),并具有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范围13.4-25.7个突变/Mb,中位数16.5)。最常见的重复突变包括PIK3CA(4/6),TP53(4/6),TERT启动子(4/6),CDKN2A(3/6)。在5/6患者中发现了同源重组修复途径基因(BLM,ATM,BRCA1,BRIP1和ATM)的突变。肉瘤样SCC与常规SCC具有类似的突变谱,未发现肉瘤样SCC特有的经常性遗传突变。我们的研究表明,由于PD-L1表达和基因组特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PARP抑制剂对原发性卵巢SCC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益处。卵巢肉瘤样SCC可能与常规SCC存在克隆关系。将来的多机构、临床和分子研究将巩固这些发现。 © 2023 Royal College of Pathologists of Australasia.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Visits: 12
ORAL ONCOLOGY
2023 Sep 20
MagdalenaARainey,Cli...
Egress of resident memory T cells from tissue with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
ORAL ONCOLOGY
居留性记忆T(TRM)细胞嵌入于周围组织中,能够作为哨兵迅速应对重复的病原体接触,作为内源性抗微生物免疫反应的一部分。最近的证据表明,慢性抗原暴露和其他微环境信号可能在实体肿瘤中促进TRM细胞的发育,这种TRM表型可以将肿瘤特异性T细胞困在肿瘤中并使其脱离循环,从而导致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们对已发表的英文文献进行回顾,并描述在感染和恶性状态下具有组织特异性的TRM细胞分化介质,特别关注TGF-β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以TGF-β信号通路作为治疗方法来促进肿瘤系统性免疫。肿瘤中具有新抗原特异性的TRM细胞的存在与积极的临床预后和更强的免疫治疗应答能力相关。最近的证据表明,实体肿瘤可以作为肿瘤特异性TRM细胞的储库,并限制它们的循环-可能导致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受损。TRM细胞利用特定机制从外周组织进入循环和其他外周部位,新兴证据表明,免疫治疗方法可能会启动这些过程并增加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在肿瘤手术切除或放疗前逆转肿瘤对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固定,可能会增加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能力。这一发现可能是临床试验中新辅助免疫治疗观察到的无复发生存改善的基础。由Elsevier Ltd.发布。
Visits: 11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3 Sep 22
YushanDeng,PeixinChe...
SCAR: Single-cell and Spatially-resolved Cancer Resourc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测序和成像技术的进步为揭示细胞异质性和开发新的癌症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迫切需要一个资源来有效整合大量的转录组学分析数据,全面探索癌组织的异质性和肿瘤微环境。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发了单细胞和空间定位癌症资源(SCAR)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一个融合了肿瘤空间定位和单细胞转录组的平台,可以免费访问,网址为http://8.142.154.29/SCAR2023 或 http://scaratlas.com。SCAR数据库包含21种肿瘤组织的空间转录组数据和11,301,352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涵盖了395种癌症亚型和多种组织、器官样和细胞系。该资源提供了多种功能模块,以多个层面解答关键的癌症研究问题,包括筛选肿瘤细胞类型、代谢特征、细胞间通信和基因表达模式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此外,SCAR还能分析生物标志物表达模式和细胞发育轨迹。SCAR还提供了基于34种前沿组学技术的多维数据集的全面分析,成为深入挖掘和理解细胞异质性和空间定位的重要工具。这一资源的意义延伸到癌症生物学研究和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 2023 作者、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核酸研究发表。
Visits: 15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3 Sep 22
WanyingWu,FangqingZh...
circAtlas 3.0: a gateway to 3 million curated vertebrate circular RNAs based on a standardized nomenclature schem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近期研究显示循环RNA的重要调控作用,但跨不同物种全面了解循环RNA的景观仍未被探索。当前的循环RNA数据库通常受限于物种或基于过时的数据集。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开发了circAtlas 3.0数据库,其中包含2674个循环RNA测序数据集,经过筛选,用于描述包括10个脊椎动物物种在内的33种组织中的循环RNA景观。值得注意的是,circAtlas 3.0相较于其前身circAtlas 2.0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录化的循环RNA数量从1,007,087增加到3,179,560,其中2,527,528被重建成全长异构体。circAtlas 3.0还引入了几个重要的改进,包括:(i)整合Illumina和Nanopore测序数据集以检测更长的循环RNA;(ii)采用标准化的命名方案,提供循环RNA的宿主基因和全长环状外显子的信息;(iii)包括临床癌症样本,以探索循环RNA在癌症背景下的生物学功能;(iv)链接到其他有用资源,以便用户友好地分析目标循环RNA。升级版的circAtlas 3.0为研究脊椎动物循环RNA的进化和生物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并可免费在http://circatlas.biols.ac.cn和https://ngdc.cncb.ac.cn/circatlas 上获取。© 作者2023。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
Visits: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