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23 Sep 08
JohanHardvikÅkerströ...
Antireflux surgery versus antireflux medication and risk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Barrett's esophagus.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建议对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以减少食管腺癌的发生。抗反流手术(反流中心修补术)对所有类型的致癌胃内容物引起的胃食管反流起到反作用,且比抗反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更有效地减少食管酸暴露。我们检验了抗反流手术在Barrett食管患者中较抗反流药物更大程度地预防食管腺癌的假设。这项跨国和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包括丹麦(2012-2020)、芬兰(1987-1996和2010-2020)、挪威(2008-2020)或瑞典(2006-2020)国家患者登记中的所有Barrett食管诊断患者。将接受抗反流手术的患者与使用抗反流药物的非手术患者进行比较。使用多变量Cox回归计算食管腺癌风险,提供调整后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调整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国家、日历年和合并症。该队列包括33,939名Barrett食管患者。其中,542人(1.6%)接受了抗反流手术。在长达32年的随访期内,与使用抗反流药物的非手术患者相比,接受抗反流手术的患者整体HR并未下降,而是增加(调整HR 1.9, 95% CI 1.1-3.5)。此外,对于每个随访类别,HR并未随随访时间延长而降低,反而呈增加趋势,从1-4年的随访内的HR为1.8(95% CI 0.6-5.0)到10-32年的随访后的HR为4.4(95% CI 1.4-13.5)。Barrett食管患者接受抗反流手术似乎并不比使用抗反流药物的患者具有更低的食管腺癌风险。版权所有 © 2023 AGA Institute. Elsevier公司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8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3 Sep 10
HongchaoHe,JieLi,Wei...
The SIRT7-mediated deacetylation of CHD1L amplifies HIF-2α-dependent signal that drives renal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sunitinib resistance.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异常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与缺氧信号传导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肾细胞癌的进展和药物耐药性,这是一项重要的特征。染色质重塑因子如何增强RCC恶性程度仍然不明确。我们旨在阐明CHD1L在决定缺氧信号激活和索尼替尼耐药性中的作用。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HD1L表达。利用慢病毒转染产生稳定的CHD1L-KD细胞。通过CCK-8、划痕愈合、转移实验、移植瘤模型和尾静脉转移模型评估SIRT7/CHD1L的作用。通过共免疫沉淀、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索表观遗传调控。我们筛选和验证了CHD1L在RCC中上调,并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CHD1L的过表达显著增强了体外和体内细胞增殖、迁移和自我更新能力。机制上,SIRT7与CHDL1发生物理相互作用,并介导CHD1L的去乙酰化。野生型SIRT7能够稳定CHD1L蛋白水平,而H187Y突变型不能。SIRT7在RCC中增加并与危险性RCC临床特征相关。SIRT7依赖于CHD1L发挥其促癌功能。积累的CHD1L通过与HIF-2α相互作用增强了HIF-2α驱动的转录程序。CHD1L招募BRD4并增加RNA聚合酶II S2P的载荷。CHD1L消除明显地废除了HIF-2α的结合和随后的转录活化。CHD1L的过表达通过维持VEGFA介导索尼替尼耐药性,并靶向CHD1L可以逆转这种效应。特定的CHD1L抑制剂(CHD1Li)与索尼替尼显示协同效应,并增强其药效。以上结果揭示了一个CHD1L介导的HIF-2α激活的表观遗传机制以及下游索尼替尼耐药性。SIRT7-CHD1L-HIF-2α轴突出了预测RCC预后并具有潜在的靶点。© 2023年美国华人生物科学家协会(SCBA)。
Visits: 37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3 Sep 08
AMAquino,LGAlonso-Co...
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e analysis indicates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prostate cancer in offspring of pregnant rats exposed to a phthalate mixture during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Epigenetics & Chromatin
作为全球男性癌症的第二大死因,前列腺癌(PCa)的预防和检测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PCa研究的一个方面是识别可能增加PCa发生和发展风险的常见环境因素。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部分原因是它们改变了前列腺生长和癌变的重要途径。鄄酸酯是一类广泛暴露于人类的商业用塑化剂。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孕期暴露于鄄酸酯混合物的母亲会干扰后代的前列腺雄性激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谱,并增加老年动物患前列腺腺癌的易感性。数据突出了Ubxn11、Aldoc、Kif5c、Tubb4a、Tubb3、Tubb2、Rab6b和Rab3b作为年轻和成年后代(PND22和PND120)中不同表达的靶点。这些鄄酸酯诱导的靶点富集了翻译后蛋白修饰(PTPM)、细胞稳态、HSP90伴侣作用、间隙连接和激酶等通路的失调。此外,Kif5c、Tubb3、Tubb2b和Tubb4a靶点在细胞周期和GTP酶活性受损方面富集。此外,这些靶点与12个转录因子(TF)之间存在强烈关联,这些转录因子调控着八个蛋白激酶的磷酸化。TF-激酶的相关性与免疫系统、RAS/ErbB/VEGF/雌激素/HIF-1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细胞周期、自噬和凋亡的变化有关。KIF5C、TUBB3和RAB6B靶点的下调与诊断为腺癌的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综上所述,本文整合性研究阐明了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于鄄酸酯混合物时前列腺中调控转录后机制的作用。版权©2023 Elsevier Ltd.发表。
Visits: 37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3 Sep 10
ZenghuiTian,Yingying...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Astragali radix for promoting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分化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并进行了细胞实验证实。首先,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芪促进成骨分化的有效成分、靶点和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收集黄芪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应的靶蛋白和成骨分化的靶蛋白,使用两者的共同靶标构建和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Kyoto百科全书和基因组(KEGG)富集分析。接下来,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选择合适的有效活性成分。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通过搜索黄芪和成骨分化靶标的交集,共检索到95个潜在靶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被认为是黄芪调节成骨分化的最可靠靶标。GO富集分析涵盖了21个生物过程、21个细胞组分和100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Ⅰ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可能在促进成骨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槲皮素的效果比山奈酚更好。体外实验证明,槲皮素促进BMSCs中成骨标志蛋白(包括胶原I、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蛋白)的表达,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黄芪通过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作用于Akt1靶标,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BM-MSCs的成骨分化。© 2023 John Wiley & Sons Ltd.
Visits: 38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3 Sep 10
ZhaoleiPeng,JingLu,K...
Hypericin as a promising natural bioactive naphthodianthrone: A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toxicity, and safety.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Hypericin可以从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圣约翰草中获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它长期以来被用于临床实践,如创面愈合和抗抑郁。在本文中,我们对Hypericin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介绍研究进展并提供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作为天然光敏剂,Hypericin在光照激活下具有出色的抗癌、神经保护和消除微生物的能力,光动力疗法后获得强大的抗癌和抗微生物效果。其治疗效应的机制涉及细胞死亡的诱导、细胞周期进程的抑制、胺的再摄取抑制以及病毒复制的抑制。药代动力学特性表明,Hypericin具有较差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分布和排泄速度快,被胆汁代谢。关于Hypericin的毒性很少报道,常规使用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除了光敏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Hypericin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我们希望为研究人员提供详细指导,并促进其发展。© 2023 John Wiley & Sons, Ltd.
Visits: 44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3 Sep 08
YoumingChen,ZuliJian...
The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in protein regulators of RNA methylati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RNA甲基化是一种不改变基因序列的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对多种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RNA甲基化的蛋白质调节因子包括“写入者”、“擦除者”和“读取者”,分别用于沉积、去除和识别甲基化的RNA。RNA甲基化,尤其是N6-甲基腺嘌呤(m6A)、5-甲基胞嘧啶(m5C)、N3-甲基胞嘧啶(m3C)、N1-甲基腺嘌呤(m1A)和N7-甲基鸟苷(m7G),已被提出作为疾病治疗的靶点。尽管RNA甲基化调节蛋白的结构和药理学方面取得了进展,改善了药物发现,但通过各种翻译后修饰(PTM)调节这些蛋白质却受到了很少关注。PTM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正常生物学和病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学、细胞分化、DNA损伤修复和肿瘤等。越来越明显的是RNA甲基化调节因子也受到多种PTM的调控。RNA甲基化调节因子的PTM会导致它们与新的功能团发生共价键连,从而改变其活性和功能。质谱分析已确定了许多对RNA甲基化蛋白质调节因子的PTM。本综述将介绍RNA甲基化蛋白质调节因子的功能和PTM,并总结人类疾病调控模式及其潜在机制的最新进展。版权所有 © 2023. 由Elsevier B.V.出版。
Visits: 38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3 Sep 08
ZhengtongLv,LiuqiSon...
18F-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ized tomography for lymph node staging in medium/high risk prostate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前列腺癌(PCa)的淋巴结分期对于治疗的规划和监测非常重要。18F-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PSMA PET/CT)相比于68Ga-PSMA PET/CT具有几个优势,但其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次荟萃分析旨在确定18F-PSMA PET/CT对中高危PCa的淋巴结分期的诊断效能。我们从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成立至2022年10月1日。使用前列腺癌、18F、淋巴结、PSMA和PET/CT作为搜索词,并将语言限定为英文。我们还通过手动检索关键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了额外的搜索。提取患者和研究特征,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估包含的研究的质量。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PLR和NLR)、诊断比值(DOR)、曲线下面积(AUC)和95%置信区间(CI)用于评估18F-PSMA PET/CT的诊断价值。计算和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7软件。本次荟萃分析共纳入了8项诊断试验,包括734个个体样本和6346个淋巴结。在患者水平上,各项汇总结果如下:敏感度0.57(95% CI 0.39-0.73),特异性0.95(95% CI 0.92-0.97),PLR 11.2(95% CI 6.6-19.0),NLR 0.46(95% CI 0.31-0.68),DOR 25(95% CI 11-54),AUC 0.94(95% CI 0.92-0.96)。在病变水平上,各项汇总结果如下:敏感度0.40(95% CI 0.21-0.62),特异性0.99(95% CI 0.95-1.00),PLR 40.0(95% CI 9.1-176.3),NLR 0.61(95% CI 0.42-0.87),DOR 66(95% CI 14-311),AUC 0.86(95% CI 0.83-0.89)。18F-PSMA PET/CT在中高危PCa的淋巴结分期中显示出中等的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其诊断效能几乎与68Ga-PSMA PET/CT相当。国际系统评价注册(PROSPERO)编号CRD42023391101。版权所有2023年中国医学会,由沃尔特斯·克鲁尔公司根据CC-BY-NC-ND许可证制作。
Visits: 4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3 Sep 08
DanyiZou,YiminCai,Me...
A genetic variant in the immune-related gene ERAP1 affects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遗传因素与结直肠癌(CRC)生存之间的关联研究有限且不一致,并揭示其预后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遗传变异与CRC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可能的机制。我们首先采用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集系统地进行表达定量性状座位(eQTL)分析。然后,使用Kaplan-Meier分析从TCGA和来自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GSE39582数据集中筛选出与CRC患者生存相关的eQTL靶基因。将与七个生存相关的eQTL靶基因关联的最有潜力的六个生存相关eQTL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907名中国CRC患者中进行基因分型,并附有临床预后数据。功能实验证实了与生存相关的SNP的调控机制。调控内质网氨肽酶1(ERAP1)表达的rs71630754与CRC预后显著相关(加性模型,风险比[HR]:1.43,95%置信区间[CI]:1.08-1.88,P = 0.01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电泳迁移法实验结果显示,rs71630754的A等位基因可以增加转录因子3(TCF3)的结合,从而降低ERAP1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ERAP1的较低表达会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并与严重的预后结果显著相关。rs71630754通过调控与免疫相关的基因ERAP1的表达可能影响CRC患者的预后。版权所有© 2023中国医学协会,由Wolters Kluwer, Inc.根据CC-BY-NC-ND许可证制作。
Visits: 40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2023 Sep 08
ZhiminMao,KunZhong,X...
Ferroptosis contributes to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hemorrhagic cystitis.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环磷酰胺(CYP)广泛用于肿瘤治疗,但其对膀胱的毒性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CYP诱导的膀胱炎被认为是脂质过氧化产物丙烯醛(ACR)介导的,丙烯醛触发铁死亡,我们假设铁死亡可能是CYP诱导的膀胱炎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本研究旨在验证这一假设。CYP腹腔注射导致膀胱出血和水肿,伴随着氧化、炎症和细胞损伤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变化与膀胱中的铁死亡标志物如FPN1、ACSL4、SLC7A11和GPX4有关,表明铁死亡的存在。给予铁死亡抑制剂达克拉唑(DXZ)改善了铁死亡,并防止了CYP诱导的膀胱病理变化。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揭示了铁死亡是CYP诱导的膀胱炎的一个重要机制,并且可以开发针对铁死亡的治疗策略来治疗CYP诱导的膀胱炎。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B.V. 发布。
Visits: 39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08
ValeryFThompson,Dani...
Binding of the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amily member FUS to RNA prevents R-loop RNA:DNA hybrid structure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融合在肉瘤中的蛋白(FUS,FUSed in sarcoma)是一种影响所有三种核聚合酶产生的有丝分裂动物的RNA结合蛋白。FUS还结合着新生转录本、RNA处理因子、RNA聚合酶和转录机器。在这里,我们探索了FUS结合相互作用在转录过程中的作用。体外流出转录实验显示FUS提高了非真核生物聚合酶产生的RNA。活性还减少了RNA产物与其DNA模板之间的R-loop形成。通过领域突变和删除的分析表明,RNA结合对活性是必需的。我们解释道,FUS结合并隔离新生转录本以防止其与附近DNA形成R-loop。DRIP-seq分析显示,FUS的沉默增加了表达基因附近R-loop的富集。FUS通过结合新生转录本来预防R-loop有可能影响任何RNA聚合酶的转录,突显了FUS对细胞和疾病中RNA代谢的广泛影响。 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Inc.。由The Authors发布。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