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23
MartaKutwin,MalwinaS...
Influence of GO-Antisense miRNA-21 on the Expression of Selected Cytokines at Glioblastoma Cell 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石墨烯氧化物(GO)是一层碳原子具有独特特性的单层结构,通过miRNA的表面功能化具有积极的效益。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RNA,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信使RNA来抑制编码蛋白基因的表达。反义miRNA-21在癌症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研究注射GO反义miRNA-21到U87、U118、U251和T98胶质瘤细胞系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研究使用GO和GO反义miRNA-21以及反义miRNA-21处理U87、U118、U251和T98胶质瘤细胞系,并研究了其存活能力和人类细胞因子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使用GO基于转染和电穿孔的方法将反义miRNA-21引入胶质瘤细胞。蛋白质微阵列和基因表达谱的结果显示,GO反义miRNA-21复合物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质粘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相比于电穿孔引入反义miRNA-21在癌症细胞株上有显著差异。在U87、U251和T98胶质瘤细胞株中,经由GO复合物递送的反义miRNA-21上调了TIMP-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在U87、U118、U251和T98胶质瘤细胞系中观察到ICAM-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此外,与电穿孔转染方法相比,使用GO递送的反义miRNA-21导致了IL-8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石墨烯氧化物与反义miRNA-21的复合物能有效调节U87、U118、U251和T98胶质瘤细胞系的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2023 Kutwin等。
Visits: 2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23
VasylChumachenko,Pav...
Combined Dextran-Graft-Polyacrylamide/Zinc Oxide Nanocarrier for Effective Anticancer Therapy in vitr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癌症化疗面临两个主要挑战—活性物质的高毒性和肿瘤对药物的抗药性。低毒性纳米载体与抗癌药物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纳米技术的现代进展使得创建具有必要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变得容易。在锌硫酸盐(D-PAA/ZnO NPs (SO42-))和乙酸锌(D-PAA/ZnO NPs (-OAc))的水溶液中合成了两种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混合纳米系统。使用光吸收、荧光、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MTT、中性红吸收和划痕实验被选为成纤维细胞细胞毒性测定的方法。在正常成纤维细胞、MAEC、前列腺(LNCaP、PC-3、DU-145)和乳腺(MDA-MB-231、MCF-7)癌细胞系中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测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Ki-67、p53、Bcl-2、Bax、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CD44的表达。使用乙酸基橙检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ZnO NPs (SO42-)的半径为1.5nm,ZnO NPs (-OAc)的半径为2nm。纳米系统对成纤维细胞和MAEC的毒性较低。所有研究的癌细胞系中发现了处于凋亡最后阶段并形成凋亡小体的细胞。癌细胞中的促凋亡蛋白表达表明凋亡性死亡。癌细胞系LNCaP、PC-3、DU-145和MCF-7在与D-PAA/ZnO NPs (SO42-)孵育48小时后,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纳米系统对成纤维细胞和MAEC的毒性较低。使用硫酸锌合成的D-PAA/ZnO NPs纳米系统通过破坏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在体外显示出高细胞毒性,并潜在地增加细胞之间的粘附。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PAA/ZnO NPs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并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2023 Chumachenko et al.
Visits: 2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23
YananFeng,YongshengH...
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 of Bladder Cancer via Extradomain B Fibronectin-Targeted Biosynthetic GV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超声分子成像(UMI)已被证明在诊断血管生成、炎症和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基于微泡的声学探针仅限于血管内靶标,因为它们的粒径相对较大,大大降低了UMI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血管外靶标来说。外域B型纤维连接蛋白(ED-B FN)是一种与肿瘤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糖蛋白,在许多类型的肿瘤中高度表达。在这里,我们通过将ZD2肽与生物合成的气囊泡(GVs)上的ED-B FN进行偶联反应,开发出了一种基于GVs的纳米尺度声学探针(ZD2-GVs),该肽可特异性地靶向ED-B FN。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评估了正常肝脏和肿瘤组织中ED-B FN的表达情况。通过酰胺反应将ZD2偶联到GVs表面制备了ZD2-GVs。采用倒置显微镜分析了ZD2-GVs与MB49细胞(膀胱癌细胞系)之间的靶向结合能力。在三只MB49肿瘤小鼠中比较了GVs、非靶向对照GVs(CTR-GVs)和靶向GVs(ZD2-GVs)的增强对比成像特征。通过荧光免疫组化方法评估了ZD2-GVs在肿瘤组织中的穿透能力。通过CCK8、血液生化和HE染色评估了GVs的生物安全性。观察到肿瘤组织中ED-B FN的表达强度较高,而在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较少。结果显示,所得到的ZD2-GVs的粒径仅为267.73 ± 2.86 nm,与MB49肿瘤细胞显示出良好的结合能力。体内UMI实验显示,与非靶向对照CTR-GVs和GVs相比,ZD2-GVs在BC肿瘤中产生了更强的、更持久的保留。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证实了ZD2-GVs能够穿透肿瘤血管进入肿瘤间质空间。生物安全性分析表明,对这些受试小鼠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因此,ZD2-GVs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UMI探针,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2023 Feng et al.
Visits: 2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3 Sep 04
MelindaSSchuurman,Va...
The cancer burden in the oldest-old: Increasing numbers and disparities-A nationwid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1990 to 20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在西方人口中,年龄≥80岁(最长寿者)的成年人群是增长最快的年龄组。然而,我们对于他们所承担的癌症负担了解甚少。在这项全国范围的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他们在30年间的发病率、治疗和生存趋势,并预测了他们未来的癌症发病率。荷兰癌症登记处中选择了1990年至2019年期间的全部2,468,695例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被诊断为最长寿者的有386,611例(16%)。预测最长寿者的发病率将持续增长至2032年。计算了净存活率和总体生存率(OS)。将患者分为四个年龄组(<80岁、80-84岁、85-89岁和≥90岁)。1990年至2019年,最长寿者的发病率翻了一番,并预计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至2032年。在几乎所有癌症中,最长寿者患者的比例增加,但前列腺癌的比例有所下降(1990-1994年为25%,2015-2019年为13%)。大多数癌症中,无法确定疾病分期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系统治疗的应用有所增加,但对最长寿者的影响不如对年轻患者显著(1990年vs 2019年:<80岁为12%-34%,80-84岁为3%-15%,85-89岁为2%-7%,≥90岁为1%-3%)。与1990-1994年比较,最长寿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达到26%),而<80岁患者的提高了19个百分点(达到63%)。最长寿者癌症患者是一个迅速增长的群体,他们从癌症治疗的改进中受益较少,这反映了在对最长寿者的护理中所面临的多重挑战。© 2023 UICC.
Visits: 24
GENES & DEVELOPMENT
2023 Sep 04
JulienAllard,SimonBu...
Busulfan induces steatosis in HepaRG cells but not in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 Possible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GENES & DEVELOPMENT
抗肿瘤药物巴司替尼可能诱发不同的肝脏病变,包括胆汁淤积和窦性梗阻综合征。然而,尚未有报道显示巴司替尼可导致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本研究旨在确定巴司替尼是否能够诱导原代人肝细胞(PHH)和分化的HepaRG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检测了PHH和HepaRG细胞中的中性脂质。通过测量与脂质稳态相关的代谢通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和涉及脂质代谢和内质网(ER)应激的基因表达,在HepaRG细胞中进行了机制研究。进行了两个先前转录组数据集的分析。巴司替尼诱导HepaRG细胞中的脂质积聚,但不会出现在六个不同批次的PHH中。在HepaRG细胞中,巴司替尼影响VLDL分泌,增加脂肪酸摄取,并引发ER应激。转录组数据分析和GSH水平的降低表明,巴司替尼诱导的脂肪变性可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同工酶A1的高表达有关,该酶负责生成肝毒性的硫鎓阳离子共轭物。与此一致,GST抑制剂依他克酸和化学分子伴侣牛磺胆酸酰基脱氧胆酸可以缓解HepaRG细胞中巴司替尼诱导的脂质积聚,支持硫鎓阳离子共轭物和ER应激在脂肪变性中的作用。尽管HepaRG细胞系是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宝贵工具,但它可能不总是预测和机械研究药物诱导的肝脏损伤的合适模型。因此,我们建议在HepaRG细胞和PHH中进行毒理学研究,以避免对药物和其他异物的潜在肝毒性得出错误结论。© 2023 The Authors. Fundamental & Clinical Pharmacology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été Française de Pharmacologie et de Thérapeutique.
Visits: 24
GENES & DEVELOPMENT
2023 Sep 04
LingjuHong,MingyuanC...
FOXA2 suppresses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 migration, invas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targeting SERPINB5.
GENES & DEVELOPMENT
胆囊癌(GB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Foxhead box A2(FOXA2)是一种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较低的抑癌基因。本研究旨在确定FOXA2在G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并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作为切入点来阐明其调控机制,以寻找潜在的GBC治疗靶点。首先,使用免疫组化(IHC)检测GBC组织中的FOXA2表达,并将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利用划痕、Transwell、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结合动物实验评估FOXA2对GBC细胞迁移和侵袭以及EMT的影响。最后,进行mRNA测序以识别FOXA2在控制GBC细胞EMT过程中的关键下游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免疫沉淀等实验方法确定其调控机制。实验结果显示,GBC组织中FOXA2表达下调,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FOXA2在体内和体外对GBC的EMT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FOXA2可以通过正向调控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物B5(SERPINB5)的表达来阻碍G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以及EMT过程。FOXA2直接结合到SERPINB5启动子区域以刺激其转录,从而调控GBC细胞的迁移、侵袭行为和EMT过程,可能是一种有效的GBC治疗靶点。©2023 Wiley Periodicals LLC.
Visits: 24
GENES & DEVELOPMENT
2023 Sep 04
LinglingJiang,Yingle...
REG3A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DDP resistance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by activating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GENES & DEVELOPMENT
本研究探讨了再生胰岛源3-α蛋白(REG3A)在卵巢癌(OC)进展中的作用。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了97例OC患者的临床组织中的REG3A表达。通过转染调控OC细胞和顺铂(DDP)耐药OC细胞中的REG3A表达。使用LY294002 (10 μM,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OC细胞和DDP耐药OC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8和甲基噻唑四唑(MTT)法用于细胞增殖和DDP耐药性检测。流式细胞术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通过使用裸露小鼠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REG3A对OC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临床样本、细胞和异种移植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REG3A在OC患者和细胞中过度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REG3A沉默抑制OC细胞的增殖、DDP耐药性,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降低OC细胞中MDR-1、Cyclin D1、Cleaved caspase 3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LY294002处理取消了REG3A对OC细胞增殖、凋亡抑制和DDP耐药性的促进作用。REG3A沉默抑制了OC细胞的体内生长。因此,REG3A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OC细胞的增殖和DDP耐药性。REG3A可能是OC的临床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 2023 Wiley Periodicals LLC.
Visits: 23
GENES & DEVELOPMENT
2023 Sep 04
RamaSSingh
A Law of Redundancy Compounds the Problem of Cancer and Precision Medicine.
GENES & DEVELOPMENT
虽然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但与物理学的规律相似的生物学定律尚未被发现,尽管一些物理学家曾有过这样的期望。可能并非物质的性质本身,而是物质的进化性质与原子物理学和化学相结合,才导致了生命的起源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了生物学定律必须也是进化的产物,与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共同进化。有人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子复杂性和冗余性呈指数增加,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DNA序列复杂性(Cd) < 分子复杂性(Cm) < 表型复杂性(Cp)。本研究提出了冗余性定律,与复杂性定律一起,被提议为生物学的进化定律。分子复杂性和冗余性是生化途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子冗余性提供了抵抗环境挑战的第一道防线,包括有害突变。冗余性可能给精准医学带来问题,因为除了多基因参与的问题之外,由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替代途径引起的冗余性可以使复杂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基因检测变得更加复杂。本研究以癌症为例,展示了细胞复杂性、分子冗余性和隐藏变异如何影响癌细胞演化和逃避检测和消除的能力。对替代的生化途径或"逃逸路径"的表征可以为抗击癌症提供一步。© 2023. The Author(s).
Visits: 29
GENES & DEVELOPMENT
2023 Sep 04
FatemehRezaei,Masoud...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ytotoxic-associated gene-pathogenicity islan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pH levels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 exposure.
GENES & DEVELOPMENT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可以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癌的风险,然而对于它们对幽门螺杆菌致病性的影响尚无数据。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pH值下奥美拉唑对临床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基因转录的影响,这些基因是与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致病性岛(cag-PAI)的关键调节因子。因此,从患者的胃活检样本中选择具有相同毒力基因型的幽门螺杆菌分离株,研究在omeprazole(2 mg/mL)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在pH 2.0、4.0和7.0条件下进行30分钟和90分钟的处理后,cag-PAI基因的转录修饰。每次实验分别记录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变化。在18个幽门螺杆菌分离株中,有4个菌株检测到cag-PAI空位,而77.7%、83.3%和83.3%的cag-PAI阳性菌株被鉴定为cagA、cagL和cagY的存在。对选择的菌株进行的转录分析显示,在pH 2.0和4.0条件下,在处理30分钟和90分钟后,cagA和cagL的表达上调。在基因诱导的程度和时间上,菌株之间的表达水平存在多样性。我们的结果显示,奥美拉唑可以在酸性pH下增加幽门螺杆菌cagA和cagL的表达。菌株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对它们与PPIs的相互作用程度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确立这种相关性。© 2023. Indian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Visits: 24
Gastric Cancer
2023 Sep 04
MashiroOkunaka,Akihi...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ifluridine/tipiracil plus ramucirumab in comparison with trifluridine/tipiracil mo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single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Gastric Cancer
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与ramucirumab(RAM)VEGF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在晚期胃癌(AGC)的前期II期试验中展示了良好的临床活性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剖面,然而,关于其在临床实践中与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了解仍然有限。我们进行了对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治疗和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作为第三线或更后期治疗AGC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回顾性调查。 共分析了接受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治疗的41名患者和接受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的60名患者。在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组中,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3.5%和64.9%;而在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组中,分别为3.8%和42.3%(ORR;P = 0.122,DCR;P = 0.052)。中位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在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组中分别为3.0个月和7.2个月;而在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组中分别为1.8个月和3.8个月(PFS HR = 0.66;P = 0.059,OS HR = 0.50;P = 0.007)。多变量分析显示与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组相比,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组的PFS(HR = 0.52;P = 0.011)和OS(HR = 0.51;P = 0.031)显著延长。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意外的不良事件。 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联合RAM治疗可能与三氟胞嘧啶/替匹妥胺单药治疗相比,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剖面,为AGC患者在挽救治疗线上提供了一种选择。该联合治疗需要在正在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评估。 © 2023年。本文作者经独家许可授予国际胃癌协会和日本胃癌协会。
Visits: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