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Gut Microbes
2023 Dec

GhaffarMuharram,Mari...
Activation of Nod2 signaling upon norovirus infection enhances antiviral immun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colitis.
Gut Microbes
超过90%的非细菌性胃肠炎疫情由人类诺如病毒(NoVs)引起,这种病毒在大多数人中持续存在,使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导致了大量地方性病例和发展中国家的7万儿童死亡。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于肠道微生物群对黏膜免疫清除肠道病毒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两种持久株小鼠诺如病毒S99(MNoV_S99)和CR6(MNoV_CR6),提供了诺如病毒引起的结肠炎加重依赖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领域2(Nod2)对细菌感应的证据。因此,Nod2缺陷小鼠在两种病毒株的Dextran钠硫酸盐(DSS)诱导结肠炎的严重程度方面显示降低水平。与易受DSS激发的炎症的Atg16l1变态佐剂相比,Nod2缺陷小鼠体内MNoV_CR6血症升高。相应地,来自WT小鼠的巨噬细胞感染可促进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磷酸化和NOD2的表达水平。这些细胞中测得更高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表明NOD2激活和更好的病毒清除。相反,感染MNoV_S99的Nod2缺陷巨噬细胞显示较低水平的pSTAT1以及TNFα下游分泌的衰减。因此,我们的结果揭示了以前未发现的病毒主机细菌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新疗法,该疾病可能与常见疾病如克隆病的易感性有关。
Visits: 11
Science Immunology
2023 Sep

AshaPillai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Science Immunology
在成功的黑色素瘤免疫疗法中,克隆的TCR能够通过交叉反应同时识别多个肿瘤特异性抗原。
Visits: 11
Bioengineered
2023 Dec

ArundhathiDev,Meenak...
β-catenin inhibitors in cancer therapeutics: intricacies and way forward.
Bioengineered
β-连环蛋白(β-catenin)是一种在细胞稳态、胚胎发育、器官生成、干细胞维持、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以及癌症等多种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保守、多功能的蛋白。β-连环蛋白具有信号传导和黏附功能,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关键参与者之一,参与多样的WNT信号级联反应,调控胚胎发育、稳态和癌变。它还通过与E-钙粘附蛋白在细胞黏附连接点的相互作用,参与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异常的β-连环蛋白表达和核积累促进了各种癌基因如c-Myc和cyclinD1的转录,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进展。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受到多个层面的调控,包括其稳定性、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录活性。了解β-连环蛋白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其非典型表达将为研究人员提供对癌症发生和进展的新见解,同时也有助于解析新的治疗途径。本综述总结了β-连环蛋白的双重功能、其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相关突变以及其在不同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目前可用药物针对β-连环蛋白的治疗的挑战,并提出了设计针对这一癌基因的新治疗方法的可能途径。
Visits: 8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2023 Sep 01

MingFan,GuangyaoHuan...
Cross-parametric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bas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eature synthesis for breast lesion classification.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具有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有关肿瘤形态和生理的信息。然而,与其他参数图像(如T2加权成像)相比,这项技术需要注射对比剂,并且需要更多的采集时间。当前的图像合成方法尝试从一个域映射到另一个域,但将具有一个序列的图像映射成具有多个序列的图像是具有挑战性甚至是不可行的。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参数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特征合成(CPGANFS)的新方法,用于从T2加权成像生成区分性DCE-MRI特征,并应用于乳腺癌诊断。所提出的方法将T2加权成像解码为潜在的交叉参数特征,通过平衡两者之间的共享信息来重构DCE-MRI和T2加权成像特征。使用具有渐进惩罚项的Wasserstein GAN来区分从DCE-MRI中提取的地面真实特征和从T2加权成像生成的特征。合成DCE-MRI特征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预测性能(AUC = 0.866)明显优于基于T2加权成像的模型(AUC = 0.815)(p = 0.036)。模型的可视化显示,我们的CPGANFS方法通过从T2加权成像和DCE-MRI学习的跨参数信息提高了预测能力,从而引起对病灶和周围实质区域的关注。我们提出的CPGANFS提供了一个从一个单一序列图像引导的富含信息的时间序列图像中生成交叉参数MR图像特征的框架。广泛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和改进的性能。
Visits: 22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01

AlbertoZamò,Michielv...
The many faces of nodal and 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
Bone & Joint Journal
第二十一届欧洲血液病理学协会和血液病病理学协会联合会议的淋巴瘤研讨会第三个专题在2022年9月22日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专题内容包括脾脏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的转化,以及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共提交了42例符合以上分类的病例,其中包括脾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和弥漫性红髓淋巴瘤),转化的边缘区淋巴瘤(脾和淋巴结),伴有TFH细胞增多的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以及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案例回顾突出了边缘区淋巴瘤诊断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脾脏边缘区淋巴瘤、脾弥漫性红髓淋巴瘤和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突出核仁的脾B细胞淋巴瘤之间的区别困难,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和血液、骨髓和脾脏的形态学;边缘区淋巴瘤伴有明显增多的TFH细胞,模拟T细胞淋巴瘤,在终诊时分子研究(克隆性和突变检测)可以帮助明确诊断;边缘区淋巴瘤转化的标准仍不清楚,可能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数据;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和儿童型滤泡淋巴瘤之间存在重叠光谱的概念;以及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与“非典型”边缘区增生之间的区别,需要进行分子研究以正确分类案例。©2023. 作者.
Visits: 11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01

LotteRijpma-Jacobs,E...
Pelvic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and pelvic bone metastase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
Bone & Joint Journal
背景:盆骨功能不全性骨折(PIF)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的晚期并发症。我们评估了行新辅助(化疗)放疗(C)RT治疗直肠癌患者的PIF的发生率,放射学表现,临床进展和预后。
材料和方法:从荷兰癌症登记处提取自2002年至2012年期间治疗的一所大型教学医院诊断出的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回顾所有医院记录以确定PIF或盆骨转移的诊断。专业放射科医师重新评估了所有下背部、腹部和盆腔的成像检查。
结果:共有513名直肠癌患者,其中300名患者(58.5%)接受新辅助(C)RT治疗(长疗程放疗组:91名患者[17.7%],短疗程放疗组:209名患者[40.7%])。根据所有513名患者的医院记录和成像报告,最初诊断出12例PIF。这12名患者接受了新辅助(C)RT治疗。在重新评估该患者组的所有盆腔成像检查(432名患者[84.2%])后,发现在接受新辅助(C)RT治疗的患者中额外发现了20例PIF,导致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PIF的发生率为10.7%。在没有接受新辅助(C)RT治疗的患者组中,发现了1例PIF。该患者因前列腺癌接受姑息性放疗,因此不纳入分析。32例PIF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新辅助(C)RT开始和PIF诊断之间的中位时间为17个月(IQR 9-28)。PIF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63.5个月(IQR 44-120)。
结论:PIF是新辅助(C)RT治疗直肠癌的相对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但通常会被漏诊为盆腔骨转移。PIF与盆腔骨转移的区分对于不同的治疗和疾病预后是重要的。
Visits: 8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XinLan,CaitlinCZebl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waypoints along the path of T cell exhaustion.
Bone & Joint Journal
经过三十年的基础研究,对促进T细胞耗竭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且现在可以合理设计基于T细胞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感染和癌症。曾经以静态细胞命运描述,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朝向耗竭的发展途径由具有不同效应潜力的细胞异质性池组成,最终趋于一个末端分化状态。最近对T细胞耗竭分化轨迹上的发育阶段进行描述,为过去的免疫治疗成功和未来的机会提供了洞见。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在T细胞功能失调途径上发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以及这些不同的CD8+ T细胞命运对癌症免疫治疗的影响。
Visits: 10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Aug 30

SwathiKaliki,Suneeth...
Secondary salvage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for refractory/recurrent retinoblastoma: A study of 41 eyes.
Bone & Joint Journal
为确定次级挽救性静脉化疗(IVC)对难治性/复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回顾性、非随机干预性病例系列,包括来自33名RB患者的41只眼。在33名患者中,挽救性IVC开始时的平均年龄为5岁(中位数5岁,范围2至8岁)。在展示时,根据国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类,33名患者的41只眼被分为B组(n=7,17%)、C组(n=3,7%)、D组(n=16,39%)和E组(n=15,37%)。所有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IVC作为初级治疗。次级挽救性IVC的适应证包括复发实性肿瘤(n=36;88%)、视网膜下播散粒状种子(n=22;54%)或持续实性肿瘤(n=2;5%)。挽救性IVC的平均周期数为8个(中位数6个,范围6至18个)。在完成挽救性IVC后的平均随访期为43个月(中位数43个月,范围12至96个月),22只眼(54%)成功挽救了眼球,其中1名(3%)患者被证实存在组织学上的骨转移,并且1名(3%)患者因疑似转移而死亡。次级挽救性IVC结合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使54%的难治性/复发性RB患者保留眼球,因此可以作为血管内化疗或摘眼手术的替代选择。
Visits: 10
Bone & Joint Journal
2023 Sep 01

Guang-JunLiao,QingSu...
Resection for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elbow and individualized reconstruction under assistance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 case report.
Bone & Joint Journal
由于高失败率和多个术后并发症,肘关节肿瘤切除和重建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三维打印技术的成熟使得复杂恶性肘关节肿瘤患者术前设计、术中导航和骨缺损重建得以简化。为了改善预后,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在三维打印技术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和肘关节重建的方法。患者3年前因左侧肾透明细胞癌行肾切除术,6个月前出现右肘关节活动受限和外侧触痛。肿瘤穿刺活检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细致的CT扫描数据获得,对上肢骨骼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并模拟了病变组织切除。根据模型,制定了个体化的骨切割指南和肘关节假体,并进行了设计和制造。然后,在实际手术完成前,进行了术前阶段的模拟。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后1、3和6个月的检查中,假体的位置和移动性均为令人满意,并且没有观察到任何并发症。与术前期相比,特殊骨科医院评分和梅约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对于肘关节复杂肿瘤患者,三维打印技术可能有助于精确切除肿瘤,并提供比传统手术更精确有效的个体化肘关节假体。当结合术后早期科学康复训练时,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版权所有2023年作者。由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出版。
Visits: 10
Protein & Cell
2023 Sep 01

BingxuanWu,YiLuo,DiW...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Chinese adult patients with NLRP3‑associated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hearing loss.
Protein & Cell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领域相似受体家族-息肉病关联性自发性炎症性疾病(NLRP3-AI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总结患有听力损失的中国成年NLRP3-AID患者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在2023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们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1名患有NLRP3-AID的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外显子测序和耳鼻喉学评估。收集和分析了临床特征和治疗数据。我们发现,21名患者中有13名(61.90%)患有听力损失,其中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高频损伤,并且大多数患者以前不曾出现的面疼症状。早发性、由寒冷或应激引发的发作、红眼、疲劳、视力减退以及NLRP3蛋白的NACHT领域突变位点的NLRP3-AID患者更容易患有听力损失,特别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能是由高穿透性致病变异的结果。通过一系列听觉评估,确认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可以改善或逆转听力损失。我们报告了中国成年NLRP3-AID患者的首个队列,详细描述了前庭功能障碍,强调了对高频听力的关注,并提供了潜在的替代治疗方法。© 2023年作者。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英国风湿病学会发表。版权所有。如需许可,请发送电子邮件至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Visit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