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Food & Function
2023 Aug

ShiwenSong,DongSun,H...
Full-profile pharmacokinetics,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toxicity of an extended release trivalent PEGylated irinotecan prodrug.
Food & Function
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一种抗癌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作为活性代谢产物SN-38的前药。不幸的是,伊立替康的有限效用归因于其依赖于 pH 的稳定性、短半衰期和剂量限制毒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价聚乙二醇化前药(PEG-[伊立替康]3),并将其全方位药代动力学、抗肿瘤活性和毒性与伊立替康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静脉注射PEG-[伊立替康]3后,PEG-[伊立替康]3逐步失去伊立替康形成PEG-[伊立替康]3‒x(x = 1, 2)和PEG-[连接体],此期间释放的伊立替康经历了转化为SN-38。与传统伊立替康相比,PEG-[伊立替康]3显示出更长时间释放伊立替康,并有效形成SN-38,其AUC和半衰期显著改善。在裸鼠结直肠癌模型中,PEG-[伊立替康]3产生的肿瘤中伊立替康和SN-38的浓度,在48小时时分别比伊立替康产生的高出86.2倍和2293倍。总之,PEG-[伊立替康]3具有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抗肿瘤活性,毒性较低,支持PEG-[伊立替康]3是一种优于伊立替康的抗癌药物,并已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2023 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由Elsevier B.V.进行产品和托管。
Visits: 13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Aug 31

JiaqiMeng,WeierBao,M...
MOFs-Based Nanoagents Enable Sequential Damage to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 and Tumor Cells for Phototriggere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gulation.
Cell Death & Disease
基于铜(II)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复合纳米探针已被开发出,该探针能够通过光触发调节肿瘤微环境(TME)。该探针将blebbistatin(Bb)封装于MOFs中,并通过表面修饰成纤维母细胞激活蛋白-α靶向肽(Tp)。Tp使纳米探针能够主动靶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而近红外光则触发MOFs中Cu2+转化为Cu+,导致MOFs崩解并释放出Bb和Cu+。Bb介导光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通过诱导CAF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有利于纳米探针渗透至深部肿瘤组织。基于Bb和Cu+产生的•OH双通道发生反应,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增强TME中的氧化应激,能够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并逆转免疫抑制的TME。基于上述TME重塑的这种类型纳米探针的协同抗肿瘤光疗效果已在细胞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得到明确验证。© 2023 Wiley-VCH GmbH.
Visits: 10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Aug 31

ChangZheng,HanbinGuo...
Integrating Bioinformatics and Drug Sensitivity Analyses to Identify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argeting Necroptosis in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Clinic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Cell Death & Disease
乳腺癌年全球新病例超过180万例,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死亡至关重要。坏死程序化细胞死亡(necroptosis)被认为是乳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但其与乳腺癌进展和分子机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研究旨在采用综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药物敏感性评估,探讨乳腺癌中坏死程序化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和临床预后价值。将TCGA和GEO数据库中与乳腺癌相关的转录组、临床数据和肿瘤突变负荷(TMB)数据整合,从GSEA网站下载坏死程序化基因集进行分析。筛选条件设定为调整后P值<0.05 和 |log2FC(fold change)|>0.585,以筛选与乳腺癌坏死程序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乳腺癌坏死程序化基因进行生存预后分析。此外,还对与预后相关的坏死程序化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免疫浸润分析和GO/KEGG富集分析,以探索乳腺癌坏死程序化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机制。对预后相关的坏死程序化基因进行药物敏感性筛选,以找出促进坏死程序化基因表达的潜在药物,最终对获得的核心靶基因进行单基因分析。
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到与BRCA-Necroptosis相关的29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包括18个上调mRNA和11个下调mRNA。此外,差异基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HSPA4、PLK1、TNFRSF1B、FLT3和LEF1的表达与BRCA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基于这些基因的表达构建了乳腺癌预后模型,发现坏死程序化风险基因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表明这些基因对BRCA的发生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意义。此外,具有不同坏死程序化基因表达的BRCA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GSVA和免疫浸润分析显示,坏死程序化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通过参与免疫功能(如APC共抑制、APC共刺激、CCR、检测点)以及浸润的免疫细胞(如B细胞幼稚型、浆细胞和T细胞CD8等)影响BRCA的发生和进展。此外,坏死程序化基因组列图显示了1年生存率为0.979,3年生存率为0.883,5年生存率为0.774。坏死程序化基因组和列图是评估BRCA预后的重要指标。最后,对BRCA-Necroptosis基因进行药物敏感性筛选,发现A-770041、AC220、AP-24534、Bexarotene和BMS-509744等化合物作为潜在靶向药物对治疗BRCA坏死程序化基因具有一定的影响。坏死程序化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并被认为影响BRCA个体的预后和药物治疗反应。因此,了解这些基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确定更精确和有效的治疗靶点。
版权所有©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有任何问题,请发送邮件至epub@benthamscience.net。
Visits: 10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Sep 01

MajedSAlkharashi,Rak...
Corneal Perforation in a Patient Treated with Atezolizumab-Bevacizumab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Death & Disease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或其配体PD-L1,是几种转移性恶性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ICIs与多种器官不良反应相关,统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干眼、葡萄膜炎、眼肌无力和瘢痕性结膜炎是与ICIs相关的已经广泛认识的眼睛irAEs。病例报告:我们报告了一例69岁男性患者,在接受atezolizumab-bevacizumab联合治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三周后,出现了左眼剖面性、穿孔样角膜溃疡,伴有双侧严重眼表疾病。使用丙烯酸酯胶进行角膜粘合术,并结合使用眼睛胶片和暂时性眼睑缝合术密封角膜穿孔和改善眼表。在随后的随访中,角膜胶粘剂不稳定并脱落。因此,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以挽救球并停止联合治疗。在随访8个月后,移植物保持清晰,眼表在双眼中明显改善。结论:与免疫调节剂相关的眼睛irAEs可能导致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因此,肿瘤学家和眼科医生在多学科团队中的沟通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与免疫治疗剂使用相关的任何眼睛相关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Visits: 9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Aug 25

HongPeng,ZhaoxiaZou,...
Cuproptosis-related prognostic signatures predict the prognosis and immunotherapy in HCC patients.
Cell Death & Disease
铜死亡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与特定线粒体代谢酶的紊乱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作用。然而,关于铜死亡相关基因(CRGs)如何影响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潜力以及HCC的预后仍然不明确。本研究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的数据评估了HCC中14个CRGs的情况。然后,筛选出4个CRGs(ATP7A、MTF1、GLS和CDKN2A)用于构建预后和药物治疗的风险标志。CRGs高风险的HCC患者显示较低风险患者预后差。此外,CRGs风险标志被证明是独立的预后因子,与HCC的免疫微环境相关。同时,我们基于铜死相关长非编码RNA(Cr-lncRNAs)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我们获得了291个Cr-lncRNAs,并基于3个关键的Cr-lncRNAs(AC026356.1、NRAV、AL031985.3)构建了Cr-lncRNA预测标志。Cr-lncRNA预测标志也是独立的预后因子,并与HCC的免疫微环境相关。最后,药物敏感性数据库显示了与CRGs标志和Cr-lncRNAs标志相关的8个候选药物。总之,我们评估和验证了CRGs和Cr-lncRNAs作为预后、免疫治疗和药物候选的潜在预测标志,为HCC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版权所有© 2023 作者。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出版。
Visits: 8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Aug 25

NianzhuZhang,Chunson...
Serum CXCL8 and CXCR2 as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noninvasiv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Cell Death & Disease
宫颈癌(CC)是第四大常见的癌症,并且是女性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这个领域,寻找早期检测CC的新生物标志物是必不可少的要求。CXCL8最初是因其在炎症中通过与CXCR1和CXCR2结合的作用而被发现的,然而,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它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潜在生物标志物(CXCL8、CXCR1和CXCR2)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它们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我们采用Immulite-1000的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30名癌前患者和70名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XCL8、CXCR1和CXCR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宫颈癌患者的血清中CXCL8和CXCR2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已知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相似。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XCL8、CXCR2和SCC的组合具有最高的诊断敏感度和曲线下面积值。同时,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不低。此外,高浓度的CXCL8和CXCR2与宫颈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联合测量CXCL8、CXCR2和SCC的血清对于宫颈癌诊断很有帮助,并可作为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细胞因子如CXCL8和CXCR2可以在大多数大学医院实验室和一些私人实验室中进行常规检测。版权归2023年作者所有。由Wolters Kluwer Health,Inc.出版。
Visits: 8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Aug

Xin-FengWang,Yu-XinY...
[Ferroptosis:Mechanism and Role in Malignant Tumors].
Cell Death & Disease
铁死是一种新的程序化细胞死亡类型,与其他细胞死亡途径(如凋亡、自噬、坏死和火凝死)在启动、机制和分子特征方面有所不同。由于磷脂过氧化物的积累是铁死的标志,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防御之间的平衡对于限制铁死的调节机制至关重要。在癌症中,抗氧化防御通路的上调可以抑制铁死,从而促使癌细胞在氧化压力下生存并发展耐药性。本综述系统介绍了铁死的主要特征和调节机制。此外,我们总结了铁死在恶性肿瘤进展和药物耐药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并开发新的抗癌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启示。
Visits: 9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Ye-MinWang,WeiCai,Qi...
Prognostic role of different PD-L1 expression patterns and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ell Death & Disease
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表达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的预后价值仍然是一个研究领域中有争议的话题。为了全面评估PD-L1和TILs在这个特定亚型卵巢癌中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我们综合搜索了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截至2022年12月25日。使用合并风险比(HR)及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PD-L1、TILs与生存预后的关联。这个荟萃分析包括了11项试验,共涉及1746例病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TCs)中PD-L1表达与总体生存(OS,HR=0.76,95% CI:0.52-1.09,p=0.136)或无进展生存(PFS,HR=0.71,95% CI:0.4-1.24,p=0.230)无显著关联。然而,发现PD-L1在免疫细胞(ICs)中的表达与总体生存相关(HR=0.73,95% CI:0.55-0.97,p=0.031)。此外,发现CD8+和PD-1+的TILs的存在明显提高了总体生存(HR=0.70,95% CI=0.55-0.87,p=0.002;HR=0.57,95% CI=0.40-0.80,p=0.001,分别),以及无进展生存(HR=0.62,95% CI=0.41-0.92,p=0.019;HR=0.52,95% CI=0.35-0.78,p=0.002,分别),而CD3+和CD4+的TILs的存在与总体生存呈正相关(HR=0.50,95% CI=0.29-0.87,p=0.014;HR=0.55,95% CI=0.34-0.91,p=0.020,分别)。这项研究表明ICs来源的PD-L1与生存存在正相关,并且未发现TCs来源的PD-L1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凸显了研究ICs中PD-L1表达作为预后预测因子的重要性。此外,发现TILs的存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这表明TILs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预后生物标记物。https://www.crd.york.ac.uk/prospero/,识别码CRD42022366411。版权所有©2023年Wang,Cai,Xue,Zhang,Zhou,Xiong和Deng。
Visits: 22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HaniAlothaid,Mashael...
Exposure to 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uh-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Cell Death & Disease
纳米颗粒展示了在有效药物递送方面的潜在应用,可以避免免疫和肾脏清除、机械和酶的破坏等生物干扰。然而,一些研究论文对镉镓硫化量子点(CdTe-QDs)等金属基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和致癌潜能提出了质疑。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CdTe-QD NPs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将Huh-7细胞经CdTe-QD NPs处理(10 μg/ml,处理时间分别为6、12和24小时,以及25 μg/ml,处理时间分别为6和12小时),利用微阵列进行转录组分析,评估全局基因表达谱。在不同时间点,CdTe-QD NPs的两个剂量(10和25 μg/ml)均观察到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涉及细胞周期、组织损伤和异常、细胞死亡和存活、基因表达、癌症、有机体存活和细胞发育的基因差异表达。总体而言,我们证明了涉及维持细胞存活、代谢和基因组完整性的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这些发现得到了一些典型通路基因的RT-qPCR研究的证实,表明有可能涉及纳米颗粒毒性介导的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抑制。© 作者 2023。
Visits: 9
Cell Death & Disease
2023 Sep

ChongwuLi,JunqiWu,Le...
Brief Report: Acetaminophen Reduces Neoadjuvant Chemo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NSCLC by Promoting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Formation: Analysis From a Phase 2 Clinical Trial.
Cell Death & Disease
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近来已成为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然而,影响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的因素仍然不清楚。发现代谢物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并与晚期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相关。因此,我们旨在研究血浆代谢物对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病理反应的影响。我们纳入了在一项前瞻性2期临床试验(NCT04422392)中接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的III期A期(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治疗前的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我们还进一步利用刘易斯肺癌小鼠模型研究了潜在的机制。同时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总共纳入了39例接受3个疗程抗PD-1(信立米单抗)和化疗的患者。发现未能获得显著病理学反应的患者血浆中乙酰氨酚(APAP)水平显著升高。经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APAP水平仍然是显著的病理学反应预测因子。在刘易斯肺癌小鼠模型中,APAP和抗PD-1联合治疗与单独抗PD-1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明显降低。肿瘤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APAP治疗后,骨髓样白细胞活化和中性粒细胞活化途径富集。肿瘤微环境特征分析还显示,联合治疗组具有更丰富的中性粒细胞特征。进一步的多重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在联合治疗组观察到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形成。APAP可能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和中性粒细胞外陷阱形成来降低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的疗效。© 2023 作者。
Visit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