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31

RoniNitecki,PedroTRa...
MILACC study: could undetected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es have impacted recurrence rate in the LACC trial?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介绍:《LACC试验中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相关的肿瘤学结局不佳的病因尚不清楚。对先前未被识别出来的低负荷疾病进行淋巴结操作可能解释了这一发现。我们通过病理超分析重新对LACC试验中复发的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进行分析。被纳入研究的患者来源于LACC试验数据库,常规病理评估显示淋巴结阴性,并且复发至腹腔和/或骨盆。没有复发或没有可用淋巴结组织的患者被排除在外。按照标准超分析协议对完整的所有淋巴结组织块和玻璃片进行重新分析,以检测微转移(>0.2 mm 和 ≤2 mm)和孤立的肿瘤细胞(聚集数量多于0.2 mm 或小于200个细胞)。
该研究纳入了2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2岁(30-68岁)。大多数患者经过随机分组接受了微创手术(90%),患有鳞状细胞癌(65%),FIGO 2009年1B1期(95%),2级(60%)疾病,无辅助治疗(75%)且复发仅限于一个部位(55%),最常见的是阴道颈部(45%)。只有一例患者在没有其他病灶的情况下出现了骨盆壁复发。每位患者平均分析了18.5个(4-32个)淋巴结,总计412个淋巴结。通过超分析协议,中央部门对621个系列和1242片玻璃片进行了查看。在任何淋巴结中都未发现任何大小的转移性疾病。
在LACC试验中复发的淋巴结阴性患者中,没有发现淋巴结微小的体积转移。因此,对于LACC试验微创组中较高局部复发风险的潜在原因是不太可能的淋巴结操作包含临床上未检测出的转移的可能性。©IGCS和ESGO 2023. 不允许商业再利用。由BMJ出版。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Yi-NaWang,Yuan-YuanW...
Vinblastine reset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oward M1 phenotype and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许多肿瘤中都观察到大量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它们通常呈现免疫抑制的M2型表型,但也可以由于其高度的可塑性而转化为M1型的抗肿瘤表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与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关,巨噬细胞形态与激活状态相关。M1型巨噬细胞呈大而圆的形态,而M2型巨噬细胞则呈拉伸和延长的形态。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细胞形态可以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细胞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骨架蛋白,尤其是微管。文中提到的vinblastine(VBL)是一种微管靶向药物,被用于化疗。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探讨VBL对TAM形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其在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我们使用荧光染色法对细胞骨架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M0、M1、M2、TAM和VBL处理后的TAM之间的形态学差异。流式细胞术用于使用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分类来确认这些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我们进行了体内抗体耗尽实验,以测试巨噬细胞和CD8+ T细胞群体对VBL的抗肿瘤效应的要求。随后,我们进行了VBL和抗PD-1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比较。通过TAM的RNA-seq分析,我们探究了VBL处理前后途径活性的变化。我们使用siRNA介导的knockdown实验证实了VBL处理影响的靶点通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VBL这种破坏微管的抗肿瘤药物,在体外和肿瘤模型中均能促使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表型。在缺乏巨噬细胞或CD8+ T细胞的情况下,VBL的抗肿瘤效果减弱。在机制上,VBL诱导NF-κB和Cyba依赖的活性氧自由基生成,从而使TAM极化为M1型表型。与此同时,VBL促进转录因子EB的核内转位,诱导溶酶体生物合成,并显著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本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细胞形态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并从而诱导抗肿瘤反应的可能性。我们的数据揭示了VBL之前未被认识的抗肿瘤机制,并提出了将VBL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的药物再利用策略,以改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 本文作者(或其雇主)2023。在CC BY-NC下允许重新使用。不允许商业再使用。请参阅权限和许可。由BMJ出版。
Visits: 14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29

YonghoonChoi,Nayoung...
Sex Difference of Colon Adenoma Pathway and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结直肠癌(CRC)是男女性别均最常见的癌症发病原因之一,但存在性别差异。首先,已有报道表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存在性别特异性差异。例如,相较于女性,男性患CRC的发病率约高1.5倍,早于女性发病4-8年,这表明雌激素在该疾病中的保护作用。此外,女性患者患右侧(近端)结肠癌的风险较高,而右侧结肠癌与左侧(远端)结肠癌相比,其临床特征更为侵袭性。也就是说,左侧和右侧CRC在致癌机制上存在差异,左侧结肠癌中常见的是染色体不稳定途径,而右侧结肠癌中常见的是微卫星不稳定途径和锯齿途径。认为肠癌发生机制的背景中存在性别差异。CRC的性别差异有两个方面,一是性异形(激素和基因方面的生物差异),二是性别差异(社会态度和行为的非生物差异)。最近,关于结肠腺瘤途径的性别差异以及CRC致癌过程中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生物学、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的性异形有了积累。此外,行为模式可能导致对饮酒或吸烟、饮食和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的暴露差异。因此,了解与CRC风险相关的性别/性别相关的生物学和社会文化差异将有助于制定筛查、治疗和预防方案,以降低死亡率并改善生活质量。本综述论述了结肠腺瘤途径中的性别/性别差异以及CRC的临床病理学、生物学、分子学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各个方面。版权所有 ©2023年韩国性医学与男科学会。
Visits: 9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31

RobertTDauchy,Leonar...
Dietary Linoleic Acid: An Omega-6 Fatty Acid Essential for Liver Regeneration in Buffalo Rat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啮齿动物是目前用于肝脏手术切除研究的最常见动物,这些研究包括肝脏再生、慢性肝病、急性肝衰竭、肝转移、肝功能和肝癌等。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摄入亚油酸(LA)的饮食会刺激啮齿动物和人类肿瘤在体内的生长。在这里,我们比较了3种饮食——5%的玉米油饮食(对照组)、缺乏必需脂肪酸(EFAD)的饮食和EFAD饮食中补充与对照组含量相等的LA(EFAD+LA)。我们假设在EFAD+LA饮食中摄入的LA会提高大鼠的血浆LA水平,并刺激70%肝切除后大鼠的再生,而在EFAD大鼠中则不会发生再生。每个饮食组包括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的BUFF/CrCrl大鼠。大鼠随意饮食其中之一的饮食,并可自由饮水。在分配的饮食后8周,大鼠进行了70%肝切除术。术后第4天和第21天,在每个饮食组中随机选择30只雄性和30只雌性大鼠进行体内研究,然后处死收集组织样本。体内研究中,从肝脏收集动脉和静脉血样本。与缺乏LA的大鼠相比,具备LA的大鼠的LA、葡萄糖和氧摄取量,以及乳酸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均显著升高。70%肝切除后,对照组和EFAD+LA组的剩余肝脏重量在第4天翻番,达到原始总重量的60%,并在第21天完全再生。然而,EFAD组没有发生再生。在第4天,对照组和EFAD+LA组切除的肝脏部分相比于第21天的肝脏,LA、蛋白质、cAMP和DNA含量显著增加。与LA缺乏组相比,两个具备LA的组中[3H]胸腺嘧啶在肝DNA中的结合明显增加,其中雄性值高于雌性值。这些数据表明,HPX后的肝再生取决于饮食中的LA。了解大鼠LA依赖的肝再生机制支持我们目前在人类中改善手术切除疗法的努力。
Visits: 10
CANCER LETTERS
2023 Aug 29

ChuntaoLi,BoChen,Jun...
SEM1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of glioblastoma via activating the akt signaling pathway.
CANCER LETTERS
SEM1是26S蛋白酶体复合物亚单位,是肿瘤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SEM1介导的胶质瘤进展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分析了批量肿瘤、单细胞和空间测序的数据,以揭示SEM1与胶质瘤的临床特征、细胞类型和功能富集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使用免疫组化来评估SEM1的表达。我们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凋亡标记、上皮-间质转化标记、Transwell和有机体实验来研究SEM1对胶质瘤(U251和LN229)细胞的恶性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构建了一个SEM1调节的恶性网络。相应地,我们进行了生存分析、治疗反应、药物预测和分子对接分析。我们观察到胶质瘤中SEM1的高表达,并且与较差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此外,SEM1主要定位在恶性细胞(胶质瘤细胞)中。SEM1敲除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了它们的凋亡。我们还构建了一个通过PI3K-Akt通路连接的SEM1恶性调节网络。这个网络具有很高的预后价值。最后,我们筛选并对接到SEM1的潜在靶向药物。SEM1在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中起着关键作用。SEM1恶性调节网络对胶质瘤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版权所有©2023年Elsevier B.V.出版。
Visits: 12
CANCER CELL
2023 Aug 07

KiarashShamardani,Mi...
Tumors on different wavelengths.
CANCER CELL
脑转移瘤导致认知障碍并影响生活质量。Sanchez-Aguilera等人采用体内电corti-ography和机器学习技术,研究脑转移瘤对脑功能的影响,揭示了肿瘤模型特异性的神经回路动力学变化,并发现电生理特征可以预测脑转移瘤的存在和类型。版权所有© 2023 Elsevi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1
CANCER CELL
2023 Aug 23

SophiaJWagner,Daniel...
Transformer-based biomarker prediction from colorectal cancer histology: A large-scale multicentric study.
CANCER CELL
深度学习(DL)可以加速结直肠癌(CRC)常规病理切片中预测预后生物标志物的过程。然而,目前的方法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并且主要在小样本患者队列上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预测流程,通过将预训练的Transformer编码器与Transformer网络进行补丁聚合。与当前最先进的算法相比,我们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在性能、泛化能力、数据效率和可解释性方面有着显著的改进。在对16个结直肠癌队列中超过13,000名患者的大型多中心队列进行训练和评估后,我们通过手术切除标本预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达到了0.99的敏感性,并且阴性预测值超过了0.99。我们证明了仅对切除标本进行训练就可以在内镜生物组织上达到临床级性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诊断问题。版权所有 © 2023 作者。由Elsevier Inc.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9
CANCER CELL
2023 Aug 28

AlbertoSanchez-Aguil...
Machine learning identifies experimental brain metastasis subtypes based on their influence on neural circuits.
CANCER CELL
大部分脑转移病患者经常出现神经认知症状;然而,了解脑转移如何超越肿瘤的质量效应,绑架神经回路功能尚不明确。我们在脑转移的背景下报告了对脑功能分析的全面多维建模。通过测试来自不同原发部位和癌基因剖面的脑转移临床前模型,我们将局部场电位振荡活动对皮质和海马区的影响与同种模型的肿瘤大小或胶质反应进行了解离。相反地,我们报告了潜在的分子计划,这一计划以模型特异方式评分,负责损害神经交流。另外,与机器学习策略匹配的各种脑活动检测结果证实了模型特异性的改变,这可以帮助预测转移的存在和亚型。版权所有 © 2023 作者/作者。由 Elsevier Inc. 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9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Aug 31

MarcellaVisentini,An...
High prevalence of pas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Italy.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来自高流行地区(主要是中国)的研究表明,表面抗原阳性(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发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风险增加有关,而在低流行地区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过去的感染,血清学定义为HBsAg阴性和抗核心抗体阳性(HBsAgnegHBcAbpos),也被认为会增加高流行地区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风险。我们回顾性地审查了253例DLBCL患者(54%男性,平均年龄为60.3±14.6岁)和694例不同类型的缓慢性B细胞NHL患者(46%男性,平均年龄为61.7±12.8岁)的门诊病历。患者在2001年至2022年期间在意大利的一个单一中心接受治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分子测定分析了HBV血清学状况(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和HBV DNA);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患者被排除在外。我们使用无条件的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包括匹配变量性别、诊断时年龄、移民状况和HBV血清学状况。与缓慢性NHL相比,DLBCL患者患有HBsAg阳性的活动感染的患病率较高(相对危险度(OR) 2.8,95%置信区间(95% CI)1.2-6.3,p = 0.014)。令人震惊的是,与缓慢性NHL相比,DLBCL患者过去感染的患病率也显著更高(OR 2.4,95% CI 1.5-4.0,p = 0.0006)。无论HBV血清学状况如何,男性性别都与DLBCL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发现表明,过去和活动的HBV感染都可能增加低流行地区DLBCL的风险。我们的研究需要在慢性或过去HBV感染率不同的地区或人群中进行确认。 ©2023。作者。
Visits: 9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Aug 31

AbirMukherjee,DivyaB...
Adipocytes reprogram cancer cell metabolism by diverting glucose towards glycerol-3-phosphate thereby promoting metastasis.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在肿瘤微环境中,脂肪细胞作为癌细胞的替代燃料来源。然而,脂肪细胞是否影响癌细胞的巨分子生物合成尚不清楚。本文采用多平台代谢组学、成像质谱、同位素追踪和基因表达分析,系统地揭示了原代人类脂肪细胞与卵巢癌(OvCa)细胞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我们发现,在与脂肪细胞共培养和转移性肿瘤中的OvCa细胞中,部分来自糖酵解的葡萄糖用于甘油三磷酸(G3P)的生物合成。常氧下的HIF1α蛋白负责调节癌细胞中葡萄糖衍生碳源的改变流动,导致甘油磷脂和三酰甘油合成增加。HIF1α或G3P酰基转移酶3(甘油磷脂合成的调节酶)的沉默减少了OvCa异种移植模型中的转移。总之,我们发现在富含脂肪的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产生G3P作为关键膜和信号分子的前体,从而促进转移。针对特异于富含脂肪的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合成过程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转移策略。© 2023. 作者(们)已授权转让给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Visits: 23